本文聚焦于珠海举办的内外贸服务制造业企业供需对接直通车及企业出海交流会,详细介绍了该活动的形式、参与企业、订单情况等,还提及企业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珠海市商务局为助力企业发展所推出的一系列创新举措。
4月3日,在珠海香洲区的一家酒店内,呈现出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百余位企业家围坐在桌旁,随着一个个供需信息在现场陆续发布,这里仿佛变成了专属于珠海企业的“超级市场”。
这个别具一格的“超级市场”,正是珠海内外贸服务制造业企业供需对接直通车及企业出海交流会。它由珠海市商务局、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共同精心搭台,旨在让珠海本土企业能够“登台唱戏”,去积极找寻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
在传统模式下,企业出海交流会往往是政府代表与企业方阵分别坐在会场的两端,双方发言者的文本都要经过层层严格审阅,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蕴含着深思熟虑。然而,珠海搭建的这种“展示 + 洽谈”的全新模式,与传统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记者在活动现场留意到,本次交流会的会场被巧妙地划分为智能家电、电子电器、食品及包装机械等数个板块。企业家们则按照其所在的产业板块以及在供需对接环节中各自扮演的角色逐一分组。这样的安排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家们之间的沟通与对接。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本次交流会吸引了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新能源、家居用品、办公设备及耗材等重点产业的80多家企业以及30多家商超企业参与。在现场,发布了珠海趣印科技有限公司、长园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共计39.1亿元的供采需求订单,其中采购订单金额为12.4亿元,产能订单金额为26.7亿元。而且,现场还达成了约5亿元的意向订单。
为了积极赋能珠海企业“出海”开拓市场,活动特意邀请了Ozon Global电商平台、杭州新丝路数字外贸研究院等机构的相关专家进行主题分享。专家们深入分析了企业“出海”的渠道、市场选择、运营策略等实际案例,为珠海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出海”方案。
珠海广浩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参加这次交流会,我们的目的就是介绍公司产品并寻找潜在合作伙伴。交流会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一个凝聚和交流的优质平台,很好地解决了企业寻找供应链资源的痛点,避免了因供应链能力不足而导致的交期瓶颈问题,有助于推动供应链的共同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我非常期待未来能更多地参与此类供需对接活动,以促进资源的高效整合和业务的持续壮大,共同推动企业站上国际舞台。”
珠海市科力通电器有限公司海外销售中心总监吴长明坦言:“过去我们的外贸依存度很高,但现在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必须因势而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科力通积极拓展中东、非洲和欧洲等非北美市场。同时,公司还优化了供应链管理,释放采购需求资源,努力寻找更优质的供应商。
然而,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这个“超级市场”,无疑给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持。
在对接会上,科力通不仅作为供方,也成为了需求方。据了解,科力通释放了五金类、马达类、减速机类及电池类产品的采购需求,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提升供应的及时性和成本效益。吴长明表示:“政府搭建的平台,给了我们重新整合资源的机会。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与更多企业深入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据悉,为了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珠海市商务局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来助力企业稳健发展。在风险防范领域,珠海市商务局正在举办企业风险防范大讲堂系列活动。在汇率避险领域,市商务局计划于4月启用汇率避险资金池,以此助力外贸企业稳健经营。
同时,今年珠海市商务局将重点推进内外贸一体化信用保险工作。这一举措不仅支持企业购买出口信用保险,还首次将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纳入支持范围,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据了解,2025年,珠海市商务局将加大力度为企业寻找渠道、拓展销路,在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等热点领域组织不少于5场供需对接活动。珠海市商务局贸易促进科负责人全迪告诉记者:“我们会积极做好广交会、‘粤贸全球’‘粤贸全国’等重要展会的组展工作,引导更多制造业企业多元化拓展内外贸市场,推动内外贸企业和制造业企业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企业产销供需对接,为珠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珠海举办的内外贸服务制造业企业供需对接直通车及企业出海交流会的情况,包括活动模式、参与企业、订单成果等,还讲述了企业在活动中的收获与发展策略。同时,阐述了珠海市商务局为助力企业应对复杂局势推出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如风险防范、汇率避险、信用保险等,以及未来的工作规划,旨在推动珠海企业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增长。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2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