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26 日南京市鼓楼区举办的“慎终追远·情思绵绵”清明主题宣传活动,包括活动的主办、承办、协办方,以及活动的多种形式和内容,如倡议宣读、非遗表演、文艺节目、知识问答等,强调了活动在倡导文明祭扫、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春回大地,草长莺飞,春风落日中,哀思也在悄然蔓延。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积极推进移风易俗,3 月 26 日上午,南京市鼓楼区精心举办了“慎终追远·情思绵绵”2025 年清明主题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意义非凡,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形式,广泛宣传文明祭扫的新风尚,在清明前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携手广大居民朋友共同度过一个平安、文明、绿色的清明节。
本次活动阵容强大,由鼓楼区委宣传部(文明办)、鼓楼区民政局主办;小市街道办事处承办;小市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现代快报协办;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给予特别支持。
活动开场,来自小市街道低碳科学馆的志愿者代表满怀深情地宣读了《文明祭扫倡议书》。一句句倡议,如春风拂面,“声”入人心。志愿者倡导大家在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时节,摒弃传统陋习,破除迷信思想,以鲜花祭扫、网络祭祀等文明方式,代替焚烧纸钱等传统的祭扫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大胆创新形式,将传统非遗与文明祭扫巧妙融合,为清明主题宣传注入了全新的活力。白局,作为南京地区历史悠久的古老曲种,是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当天,南京报花名白局曲艺团带来了新编白局《文明祭扫树新风》,这一作品由鼓楼居民亲自创作,充分表达出鼓楼人从自身做起,积极响应移风易俗的坚定态度。“以前扫墓又烧纸钱又放鞭炮,看起来热热闹闹,但是又带来了很多问题。”“烟雾缭绕环境污染、处处明火容易失火、相互攀比造成浪费、吵吵嚷嚷很不雅观……”悠扬的唱腔如潺潺流水,紧紧抓住了现场每一名观众的注意力,让文明祭扫的理念随着曲调入脑入心。
现场还邀请了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文华奖获得者姜艳,她深情演绎原创歌曲《锦绣金陵》。一曲高歌,仿佛带领居民们开启了一场云游南京风光的奇妙之旅,大家不仅领略到了一城之美,更感受到了金陵深厚的历史风韵。
来自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的讲解员王笑,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革命英烈孙津川的故事。孙津川用生命托举希望,用热血诠释“家国清明”,他的英勇事迹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大家纷纷表示要共同缅怀先烈、致敬英雄。此外,活动还上演了古筝舞曲、武术、小提琴协奏、舞蹈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南京市文化馆、鼓楼区夕阳美武术团、小市中心小学、小市街道夕阳美艺术团的演员们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为了提升市民的参与度,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知识问答环节。通过提问和解答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对移风易俗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市民自觉加入到文明祭扫的队伍中来。活动最后,云上祭扫通道正式开启。“绿色清明从我做起”“让我们用一束鲜花代替烟雾缭绕”“一起践行清明新风尚”……市民们纷纷举起手机,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在指尖上完成缅怀,让爱与文明跨越时空。
“缅怀先人,重于心而不拘于形。”现场,志愿者通过宣传展板、发放资料、播放防火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向大家详细讲解绿色清明的益处,让文明祭扫理念深入人心。市民们还积极参与现场打卡活动,在书签上认真写下对先人的思念、对绿色清明的承诺,用这种充满仪式感的方式代替焚烧纸钱等传统行为。线路新村社区居民许宏英将写着“文明祭扫”的书签挂在打卡处,她告诉记者:“我们家扫墓,现在都买鲜花表达哀思和敬意,安全环保又充满了爱。”在线上,中国南京红色在线推出#清明寄思语#网络互动活动,市民可通过微博发布寄语,并添加话题标签#清明寄思语#,用文字寄托哀思。4 月 1 日至 6 日,市民还可前往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现场书写思念寄语。
在一旁的环红山公益市集上,热闹非凡。文明祭扫宣传、法律咨询、绿植养护、中医咨询、移动通信、健康义诊等服务,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热情参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南京剪纸非遗传承人应家玲带来的剪纸体验,更是引来众人围观。
清明节,既是追思怀远的时节,也是万物生长的起点。书签打卡代替了烟火弥漫,悠扬歌曲传递着内心思念……通过此次活动,更多居民深入了解了绿色清明的真正含义,纷纷表示要用实际行动弘扬文明新风,让清明更“清”更“明”。
本文介绍了南京市鼓楼区举办的 2025 年清明主题宣传活动,该活动通过多种创新形式和丰富内容,如倡议宣读、非遗表演、文艺节目、知识问答等,大力宣传文明祭扫新风尚,提升了市民对移风易俗的认识和参与度,引导市民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清明,弘扬了文明新风。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