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网络视听报告:多维度展现行业蓬勃生机

在四川成都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的相关内容,涵盖了网络视听的用户规模、地域分布、企业发展、内容形式、大屏治理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等多个方面的情况。

3月26日,在四川成都发布了《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在当今时代,网络视听已然成为人们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就像一位贴心的伙伴,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在闲暇时光放松娱乐,还是获取知识、了解资讯,网络视听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有力推动者,让各种优秀的文化能够跨越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广泛传播。

《报告》中的数据十分引人关注。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城镇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到了7.88亿人,网民使用率高达99.1%。这意味着在城镇地区,几乎每一位网民都在使用网络视听服务。而且,在网络视听用户的地域分布上,呈现出独特的特点。三、四、五线城市用户占比达到了62.0%,并且地域层级越往下沉,网络视听的使用率越高。这种现象为城乡融合以及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在乡村地区,网络视听成为了连接外界的桥梁,让乡村居民也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便捷的信息服务,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网络视听企业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市场的多样需求就像是肥沃的土壤,为企业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政府的支持引导如同温暖的阳光,给予企业成长的助力;行业的规范发展则是坚实的框架,保障企业健康有序地前行。这些因素共同促使网络视听企业不断涌现。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现有网络视听行业从业企业共计约75.70万家,其中2024年新成立网络视听企业12.57万家,占总数比例约16.6%。值得一提的是,网络视听“小微”企业在吸纳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就像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细胞,支撑着市场的增长,形成了企业发展与市场繁荣的双向良性互动。

“长”“短”“直”“音”互融互动催生了新的增长。在各种网络视听形式中,短视频应用表现突出。其用户规模和使用时长均位居第一,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40亿人,使用率达93.8%。短视频凭借智能算法、碎片内容与低门槛准入的特点,高度契合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微短剧的用户也在迅速增长,已经达到了6.62亿人。微短剧的内容创作生态日益丰富健康、充满活力,从搞笑幽默的剧情到精彩刺激的悬疑故事,各种类型应有尽有,吸引了大量用户观看。长视频也出现了回暖的迹象,大小屏融合互动,实现了较大增幅,我国长视频用户规模达7.52亿人,创下了2018年以来的新高。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8.33亿人,它以打破空间局限的在场感,成为用户触手可及的“万能窗口”,无论是购物、学习还是娱乐,用户都能通过网络直播轻松实现。网络音频用户规模达3.35亿人,声音经济具有巨大的增长潜能,未来有望进一步释放。

大屏治理的深化推动了用户规模的扩大。通过“套娃”治理、内容精进、技术升级等措施,电视逐渐“回归”到人们的生活中,其与家庭“互构”的属性更加明显。《报告》显示,全国直播频道用户月平均活跃率达到62.2%,较治理前上涨了9.6%。大屏用户规模以及硬件覆盖、激活规模连续保持增长,超过六成的用户增加了看大屏的时长或频率,超过五成的用户经常用大屏看电视直播。大屏再次成为家庭娱乐和信息获取的重要平台。

生成式人工智能为网络视听行业释放了新的动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演进正在重塑视听内容生产体系,它的多模态生成能力显著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以前,制作精美的图片和视频可能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但现在,普通用户也能借助AI工具轻松完成。《报告》显示,使用AI工具进行图片、视频制作的用户占比在2024年6月至12月的半年内从25.6%上升到31%,技术普惠效应持续释放,同时行业规范也为其提供了制度保障,确保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围绕《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详细阐述了我国网络视听行业在用户规模、地域分布、企业发展、内容形式、大屏治理和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展现了网络视听行业的蓬勃生机和多元化发展趋势,以及其在推动城乡融合、经济增长和文化传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432.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