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3月26日在浙大科技园举行的“2025企业梯度培育大会”展开,详细介绍了大会正式发布的“聚源企业梯度培育服务体系”,阐述了浙大科技园的发展成果、“聚源计划”的目标与举措,以及大会期间的各项活动和意义。
3月26日,一场备受瞩目的行业盛会——“2025企业梯度培育大会”在浙大科技园盛大举行。在此次大会上,重磅发布了“聚源企业梯度培育服务体系”。这一体系意义非凡,它巧妙地整合了浙江大学的创新资源、浙江国资的产业优势以及市场化的资本力量,精心构建了一个涵盖“源头孵化 – 精准培育 – 产业落地”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
合作签约仪式现场气氛热烈。企业的成长就如同植物的生长,从源头项目的萌芽,到逐步成长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甚至是科技巨头,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精准灌溉”式的梯度培育。浙大科技园宛如一座充满活力的“龙巢基地”,在服务科创领域已经深耕二十余载。多年来,这里累计孵化企业3000余家,培育大学生企业800余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80余家,转化科技成果950余项,更是培育出了斯凯网络、国芯科技等34家上市企业,这些成果无疑是浙大科技园卓越实力的有力证明。
在当前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浪潮下,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地位愈发重要,已成为中央科技委定义的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平台。教育部也正牵头对其进行全面优化重塑工作。
浙大科技园有着独特的优势,它深深根植于浙江大学的创新资源和浙江国资的产业优势这两大“双浙”资源。同时,立足浙大控股集团高能级科创赋能平台建设的优势,以“聚源计划”为有力牵引,积极搭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平台。致力于探索一条“平台引人才、人才带技术、技术变项目、项目融资金、实现产业化”的创新发展路径,大力推进构建一个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
聚变共生,构建生态协同网络
在浙大科技园“聚源计划”的强大牵引下,地方政府、高校、园区、机构等各方力量紧密凝聚在一起,成为了生态联盟合伙人。在本次大会上,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加速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构建起了一个牢不可破的生态协同矩阵。
圆桌论坛上,各方代表积极交流探讨。“聚源计划”的关键之处在于打通“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全链条护航,而优质的科技创新项目则是本次“聚源计划”升级的关键源泉和核心服务对象。
大会现场,浙大科技园部分园区负责人与7家新落地源头项目企业代表郑重签署入孵协议,这一举措加速了源头项目的落地转化。同时,为14家投资机构颁发了基金链核心节点机构证书,为15家毕业企业颁发了“科创同行”奖,这不仅是对各方努力的认可,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激励。
在园区项目推介会上,浙大科技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链接了浙大科创集团、中金资本、普华资本等30余家知名投资机构。通过集中展示浙大科技园5个园区精心培育的15个项目,为项目与资本的对接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随着“聚源企业梯度培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正式扬帆起航,浙大科技园正成为高校创新势能与区域发展动能交响共鸣的鲜活范例,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介绍了3月26日“2025企业梯度培育大会”在浙大科技园举行并发布“聚源企业梯度培育服务体系”,阐述了浙大科技园的发展成果、“聚源计划”的目标和举措,以及大会期间的各项活动。大会促进了各方合作,推动创新链等深度融合,随着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浙大科技园将在高校创新与区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