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藏家的惊喜发现:上林湖刻瓷特别之处揭秘

慈溪“君迁山馆”主人李展波收藏的上林湖刻瓷,包括“(唐)乾符六年”的瓷转轴与带铭文的窑具垫盘,解读了其上的刻字内容,探讨了这些刻字的含义和价值,还提及这两件窑具的来源以及展览持续时间。

慈溪藏家的惊喜发现:上林湖刻瓷特别之处揭秘

瞧,上面这件是瓷转轴,下面那件则是窑具垫盘。

上林湖刻瓷:独特内容背后的千年故事

在此次展品当中,有两件来自慈溪“君迁山馆”主人李展波收藏的上林湖刻瓷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分别是标注着“(唐)乾符六年”的瓷转轴以及一件带有铭文的窑具垫盘。

先来说说这件瓷转轴,它呈现出八角形的独特形状,上面是凹陷的,下面则是凸起的,并且下面凸出的部分呈锥状。根据李展波的判断,这个瓷转轴应该是拉坯用的瓷轴头。

值得一提的是,八角形轴头的八个面上,都刻有字。经过初步释读,上面的内容为“乾符六年六月十二日,永胡陈阮米卌□”。不过,这些字迹十分潦草,个别字形辨认起来并不容易。

“乾符”可是唐僖宗的年号,“乾符六年”也就是公元879年,算起来距今已经有1100多年的历史了。李展波推测,“‘陈阮’很可能是一个工匠的名字,也许是出于某种原因,这位工匠一时兴起,就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了窑具之上。”

再看看另一件藏品,它是窑具垫饼的残片。垫饼是在烧窑的时候,垫在瓷器与匣钵之间,用来防止两者黏结的一种用具,这种用具在唐代较为常见。

这件垫饼上同样刻有字,自右至左写着“一朝未见车造/来作坊内得/去今月十日出/莘从憙”(注:“/”表示换行)。其字体比较粗糙,推测应该是窑工临时刻上去的。

在李展波眼中,这些字连起来读就好像是一封思念友人的信。然而,到底是从右至左读,还是从左至右读,目前还不是很明确。他感慨地说:“遥想当年,工匠在作息之余,突然思念起友人,有感而发,随意即兴刻下这些文字。历经千年,这些文字得以重现于后世,让我们有幸能够认识,这也可以说是一种难得的机缘。”

据了解,这两件窑具是李展波数年前从本地文物市场上购藏而来的。从器型和来源方面来看,它们应该都是越窑的用具。

李展波还提到:“越窑器具上刻的字,一般是姓名、年号、佛供、墓志等内容,像这种类似一封信的刻字内容非常少见。”虽然经过烧造,垫饼上的字并不是很清晰,但其中透露的内容却非常珍贵。

另外,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18日,感兴趣的朋友可不要错过。

本文围绕慈溪“君迁山馆”主人李展波收藏的上林湖刻瓷展开,详细介绍了瓷转轴和窑具垫盘的特征、刻字内容及含义,指出这些刻字具有独特性和珍贵价值,同时告知了展览的持续时间。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193.html

(0)
EdelineEdeline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