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美国《大西洋》月刊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高级官员在“信号”通讯应用上的群聊记录,详细阐述了群聊中泄露军事行动细节的情况,包括关键人物缺席、官员辩解、群聊具体内容以及白宫的态度等方面。
据相关报道,在3月26日,美国颇具影响力的《大西洋》月刊公布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该刊公开了美国国家安全高级官员在“信号”通讯应用上的完整群聊记录。在这份记录中,美国防长皮特·赫格塞思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他竟然在执行任务的美军飞行员升空之前,就提供了打击也门胡塞组织的战斗机起飞和炸弹投掷的精确时间。
近两日来,由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命的情报和国防机构负责人陷入了紧张的局面,他们一直在努力为一件事进行辩解,那就是为何一些本应属于高度机密的信息,会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非机密的“信号”群聊之中。而这个群聊的成员中,还包括了《大西洋》月刊的主编杰弗里·戈德伯格。
值得大家高度关注的是,在这个重要的群聊里,有一位关键人物却缺席了,他就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美国主管官员委员会中唯一的军方代表。目前,克里斯托弗·格雷迪担任参联会代理主席,这是因为特朗普在今年2月做出了解雇前主席查尔斯·昆顿·布朗的决定。
群聊内容所呈现出的详细程度,着实让人感到震惊。其中包含了大量为确保军事行动作战安全而需严格保密的信息。然而,赫格塞思的发言人肖恩·帕内尔在26日发表了声明,声明中称:“并没有分享任何机密信息或作战计划。防长只是在群聊里通报了一项正在开展的计划。”
赫格塞思在群聊中详细地发布了关于即将发动的空袭的诸多细节。他使用专业的军事术语,精确说明了“打击窗口”的开启时间、“目标恐怖分子”的所在位置、攻击的时间节点,以及各类武器和战机在行动中的具体使用时机。同时,他还提到美国“当前军事行动没有泄密”。
在群聊中,赫格塞思还写下了这样的话语:“愿我们的勇士们一切顺利。”随后,他又依次列出了一系列军事行动的时间安排。
“12∶15(美东时间):F – 18战斗机起飞(第一打击编队)。”
“13∶45:基于触发条件的F – 18首轮打击窗口开启(目标恐怖分子位于已知地点,因此应准时行动——同时,MQ – 9攻击无人机起飞。)”
“14∶10:更多F – 18起飞(第二打击编队)。”
“14∶15:攻击无人机锁定目标(此时第一批炸弹已经投下,前提是已满足‘触发条件’)。 ”
“15∶36:F – 18第二轮打击开始——同时,首批海基‘战斧’发射。”
“后续行动按计划推进。”
“当前行动没有泄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打击编队”指的是参与攻击行动的人员和武器,其中包括海军F – 18战斗机。MQ – 9是武装无人机,“战斧”则是舰载巡航导弹。
《大西洋》月刊主编戈德伯格表示,他曾就公开聊天记录一事询问过白宫的意见,白宫方面给出的回应是“希望不要公开”。
本文围绕美国国家安全高级官员群聊记录泄露军事行动细节展开,涉及防长提供精确军事时间、关键人物缺席、官员辩解、详细群聊内容及白宫态度等方面,此次事件凸显了军事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漏洞,引发了对军事行动保密性的担忧。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