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举办期间,“川影·吕艳婷工作室”在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网络视听产业推介会上正式揭牌。介绍了工作室负责人吕艳婷因参与《哪吒之魔童闹海》创作对声音力量有深刻感悟,以及她创办工作室是为了帮助有天赋的学生,该工作室具有教学延伸、对接行业、声音与科技结合实验等功能,未来还将吸引更多人才和项目汇聚。
蓉城三月,大地回暖,春意正以一种蓬勃的姿态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蔓延开来。就在3月27日,当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一场关于声音艺术的盛会也在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的网络视听产业推介会上拉开了帷幕——“川影·吕艳婷工作室”正式揭牌。这个由声音艺术精心构筑的梦想平台,宛如一颗充满活力的种子,正为成都数字文创产业注入着全新的声波力量。
▲“川影·吕艳婷工作室”发布
“2025年的春节,于我而言,就像是生命中的一道绚丽光芒,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吕艳婷回忆道,“我非常幸运地参与了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创作。这部电影创下了中国影史的最高票房纪录,它不仅仅是所有幕后团队夜以继日、共同努力的成果,更是中国电影事业迈向新高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哪吒之魔童闹海》中主角小哪吒的配音演员,吕艳婷用她那独特而富有感染力的声线,完美地诠释了哪吒从最初的叛逆不羁到后来勇敢担当的整个成长历程。她仿佛赋予了哪吒生命,让观众们隔着荧幕都能深切感受到哪吒内心的挣扎与蜕变。“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加坚定地相信:声音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它可以穿越荧幕,直击人心,甚至能够影响一个时代。”
▲“川影·吕艳婷工作室”发布
吕艳婷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配音演员,同时还是一名坚守在教学一线的大学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她常常会遇到一些极具天赋的学生。这些学生就像未经雕琢的璞玉,怀揣着对声音艺术的热爱和梦想,然而却因为缺少实战的平台和丰富的行业资源,在迈向职业道路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我看着他们,就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心中满是遗憾和不甘。”吕艳婷说,“我常常思考,作为老师,除了在课堂上讲课、指导他们,是不是还能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情,真正帮助他们把理想变成现实,把对声音艺术的‘热爱’转化为一份实实在在的‘事业’。”
▲吕艳婷在活动现场
“这个工作室的诞生,并不是为了某一个具体的项目,更不是我个人的展示舞台。”吕艳婷强调,“它是一个专门为声音艺术爱好者搭建的真实舞台,是为文化产业储备优秀人才的摇篮。”“川影·吕艳婷工作室”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一个教学延伸平台,也是一座与行业对接的桥梁。
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全方位地接触到真实的项目,并深度参与到专业的流程中。从剧本创作时的反复推敲,到角色分析时的深入挖掘;从声音表演时的细腻演绎,到后期制作时的精心打磨,再到艺术呈现时的完美呈现,每一个环节学生们都能亲身体验,进行全流程的实操。同时,工作室还会定期邀请业内的优秀导演、编剧、配音指导、表演艺术家以及后期专家等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和指导。“让年轻人从一开始就能接触到行业的标准和规范,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吕艳婷说。
“除此之外,借助成都高新区和大邑县在数字文创产业的优势布局,我们也希望工作室能够成为声音与科技结合的实验基地。”吕艳婷表示,未来工作室将积极尝试声音的多产业联合,探索声音在不同产业中的应用可能性;开展声音的社会功能应用性开发,挖掘声音在社会生活中的更多价值;进行虚拟人物声音模型的场景适配,让虚拟人物的声音更加贴合不同的场景;开发互动式配音体验,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尝试,为声音行业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声音行业是一个有厚度、有温度的行业。它既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也需要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吕艳婷满怀期待地说,“我愿意用自己在行业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把这个平台做实、做稳。同时,我也期待未来在这里,能看到更多像‘哪吒’一样有灵魂的声音,从这间工作室出发,走向更大的舞台,为声音艺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一步,“川影·吕艳婷工作室”将依托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充分结合成都高新区中国(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生态的优势,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和影视文旅产业项目在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汇聚,共同推动成都数字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
本文围绕“川影·吕艳婷工作室”的揭牌展开,介绍了工作室负责人吕艳婷因参与《哪吒之魔童闹海》创作对声音力量的感悟,阐述了其创办工作室助力学生的初衷,说明了工作室在教学、对接行业、探索声音科技结合等方面的功能,最后指出工作室未来将依托相关资源吸引人才和项目汇聚,推动成都数字文创产业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