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校长出访新肯两国,聚焦多领域合作交流,郑庆华率团出访新加坡和肯尼亚,为同济开启国际合作新篇章

3月19日至27日,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率团出访新加坡和肯尼亚的相关情况,包括在新加坡与多所高校、机构的交流合作,以及在肯尼亚与联合国机构、高校、政府部门和中资企业的互动,涉及科研、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

同济校长出访新肯两国,聚焦多领域合作交流,郑庆华率团出访新加坡和肯尼亚,为同济开启国际合作新篇章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3月19日至27日,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率领代表团踏上了出访新加坡和肯尼亚的征程。此次出访聚焦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学科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关键领域,旨在与国际知名高校、政府机构和企业展开深入交流,为同济大学进一步“连接世界”、提升全球影响力奠定坚实基础。

同济校长出访新肯两国,聚焦多领域合作交流,郑庆华率团出访新加坡和肯尼亚,为同济开启国际合作新篇章

新加坡之行:深化合作,拓展人才培养途径

3月20日上午,代表团来到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郑庆华校长与该校副校长莫惠钫,新加坡工程院秘书长、南洋理工大学校长讲席教授王蓉,以及工学院相关负责人等进行了友好而深入的会谈。在会谈中,郑庆华校长详细介绍了同济大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学科优势以及在国际合作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双方围绕建立科研合作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展开了积极磋商,重点探讨了如何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土木、环境等传统学科的转型。

经过深入交流,双方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在原有建筑、交通、环境领域的“3+1+1项目”基础上,双方将拓展“本硕4+1”直通车项目和硕士“1+1.5”双学位培养项目。这一举措将为同济的优秀学生提供更多宝贵的留学选择,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此外,双方还就生涯教育以及非学历教育领域的合作模式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同济大学的青年科学家还收到了邀请,将参加拟于今年10月在新加坡召开的“第二届中新人工智能前沿创新论坛”。会前,代表团与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楚剑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参观了实验室。两校还签署了院际共建智慧城市中心框架意向书和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意向书,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济校长出访新肯两国,聚焦多领域合作交流,郑庆华率团出访新加坡和肯尼亚,为同济开启国际合作新篇章

当天下午,代表团的行程依然紧凑而充实。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代表团开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动。同时,还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校长方国光签署了校际学生交流协议,进一步促进了两校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此外,代表团还与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主席陈庆鏻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为双方在交通领域的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

访问期间,郑庆华校长还与在新校友代表进行了亲切的座谈。郑校长对校友们多年来对母校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诚挚地邀请校友们届时回母校参加120周年校庆活动。校友们纷纷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母校的发展,为母校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济校长出访新肯两国,聚焦多领域合作交流,郑庆华率团出访新加坡和肯尼亚,为同济开启国际合作新篇章

肯尼亚之行:聚焦可持续发展,加强多方合作

3月23日至26日,代表团马不停蹄地来到了肯尼亚。在肯尼亚,代表团的访问活动同样成果丰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人居署与同济大学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已经建有大量的合作项目和平台。此次访问期间,代表团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人居署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取得了重要的合作进展。代表团与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罗斯巴赫签署了合作意向书,进一步加强了双方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

此外,代表团还与内罗毕大学校长玛格丽特签署了合作协议,与肯尼亚教育部长奥甘巴签署了合作意向书。这些合作协议和意向书的签署,为同济大学与肯尼亚在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内罗毕期间,代表团还访问了华为肯尼亚公司、中兴通讯肯尼亚代表处、中国路桥集团、中交集团等中资企业。代表团与这些企业围绕卓越工程师出海和产教融合的国际合作平台建设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通过与中资企业的合作,同济大学将能够更好地培养适应国际化需求的卓越工程师,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

同济校长出访新肯两国,聚焦多领域合作交流,郑庆华率团出访新加坡和肯尼亚,为同济开启国际合作新篇章

在访问过程中,代表团还参观了蒙内铁路枢纽,实地了解了中国在肯尼亚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果。这不仅让代表团成员感受到了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也为同济大学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合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此次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率团出访新加坡和肯尼亚,在多个关键领域与国际高校、政府机构和企业展开了深入交流与合作。在新加坡,与高校拓展了人才培养项目,加强了科研合作;在肯尼亚,聚焦可持续发展,与多方签署合作协议和意向书,并与中资企业探讨产教融合。这些合作成果为同济大学提升全球影响力、推动传统学科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学校未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806.html

(0)
EdelineEdeli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