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期间在成都举办的“数字内容的全球化叙事”主题交流活动展开,众多学者、企业代表等参与其中,剖析数字产业环境,探讨数字技术在多元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分享国际视听传播、数字内容出海等方面的经验与见解。
3月29日消息,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的举办之际,一场聚焦“数字内容的全球化叙事”的主题交流活动于3月28日在成都盛大举行。活动现场汇聚了数字内容产业的知名学者、企业精英以及创新先锋们,他们齐聚一堂,深入剖析当下数字产业的发展环境,积极探讨数字技术在多元数字产业领域中的创新应用场景,共同描绘着数字内容全球化叙事的全新图景。
3月28日当天,在四川成都的活动现场,“数字内容的全球化叙事”主题交流活动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的目光。(王利文 摄)
在活动中,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龙聚焦国际视听传播中“中国故事”共情力的提升这一关键问题发表了重要观点。他指出,“内容传播有‘元素’并不等同于有意义,国际视听传播需要充分关注主题所依托的文化土壤和社会心态。”虽然技术能够极大地增强视听表现力,但如何在技术赋能的基础上实现与国际受众的共情,是当下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话题。他进一步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格局的重构,创新开展网络外宣工作,构建多渠道、立体式的对外传播格局,更加积极主动地宣介中国主张、传播中华文化,全方位展示中国的良好形象。
复星影视文化集团总裁程笳淇结合《城隍》《好运神仙》等作品的制作经验,提出了“以东方美学重构全球数字叙事”的“文化解码方程式”。她表示,东方美学作为文化母体,既是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积淀而成的“文化基因库”,也是当代文化创新的话语坐标系。东方美学通过不断地被重新诠释,充分证明了传统文化母体是一个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开放系统,能够为全球数字叙事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和灵感。
成都旭靖芳华影业创始人、总经理廖宇靖作为中国微短剧界的“出海先锋”,通过深入的中日文化比较,探讨了如何以文化差异为创意核心,策划出能够吸引全球受众的微短剧内容,以及探索数字内容出海的创新之路。该企业巧妙利用AI视频生成工具,将国内存量短剧快速输送到海外市场,在2024年实现了营收突破1200万美元的佳绩,充分显示出其强劲的商业潜力和市场竞争力。
成都原力电脑动画制作有限公司公关经理肖桑榆基于动画制作领域的前沿实践,分享了在数字内容出海及跨国合作方面的经验。她讨论了如何在保留中国文化内核的同时,与海外团队达成创作共识。肖桑榆表示,“发展新技术、深挖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国际团队交流交融,是我们达成的合作共识。”
本次“数字内容的全球化叙事”主题交流活动意义重大,众多专家和企业代表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见解和经验,涉及国际视听传播、东方美学应用、微短剧出海以及动画制作跨国合作等多个方面。这些观点和实践为数字内容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有助于推动数字内容更好地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