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府镇台子村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多元特色产业的情况。涵盖了种植户孙亚军的西红柿种植以及郭俊玲的标准化鸡舍养殖,还阐述了村子目前的产业规模,并提及村两委未来推动产业发展、打造和美乡村的规划。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老府镇台子村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正绽放着独特的光芒。近年来,台子村紧紧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引导农民投身于多元特色产业的发展之中。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成功推动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为村子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崭新道路。
走进种植户孙亚军的西红柿大棚,一股生机勃勃的气息扑面而来。孙亚军热情地告诉记者,他从事西红柿种植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这一茬种植的西红柿品种是“超级100”,这可是个高产、抗病且口感绝佳的优良品种。他从去年11月底就开始精心种植,到目前已经采收了十多天。孙亚军采用一年种植两茬西红柿的模式,让他的年收入稳定在10万元左右。说起棚里那红彤彤的“致富果”,孙亚军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一共种了三个棚,这些天每天能采收二三千斤,再过段时间就能采收四五千斤了。现在这茬柿子三天采收一次,从二月初开始采收一直到三月中旬结束,采收期能持续45天左右。”
经过几个小时的辛勤劳作,孙亚军顺利完成了棚里的采收工作。他顾不上休息,迫不及待地把装好的西红柿送往收购点。在收购点,他与收购商进行了几番议价,最终他家的西红柿以两块三毛钱的价格成交。孙亚军开心地表示,对于这个价格他已经非常满意了。
除了蓬勃发展的种植业,台子村的养殖业也毫不逊色。在村子的养殖小区,郭俊玲的标准化鸡舍里,鸡鸣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据郭俊玲介绍,自从采用了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进行养殖,每天的饲养工作变得较为轻松,而且收入也十分可观。
近年来,老府镇台子村始终以发展集体经济为重要抓手,充分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式,走出了一条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步增收的新路子。目前,台子村已经拥有果树经济林2000余亩、暖棚123亩、冷棚212亩、猪羊3000余头只、鸡11万只,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对于村子未来的发展,台子村村两委委员姚丽娜充满信心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我们会继续大力发展暖棚产业,进一步优化果树经济林的品种,努力提升文冠果、123苹果、鸡心果等特色果品的品质和效益。同时,我们会大力发展养殖业,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高牛、羊、鸡、猪等畜禽的养殖效益。依托冷棚产业,我们会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果蔬种植向高品质、高效益转型。我们将以产业发展为强大引擎,努力将台子村打造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
本文介绍了老府镇台子村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多元特色产业的成果,包括西红柿种植、鸡舍养殖等。目前村子产业规模可观,村两委还规划了未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致力于打造和美乡村。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