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4月1日起陆续施行的一批新规,涉及公共安全视频管理、铁路老年常旅客积分优惠、通用机场管理、税收居民身份证明适用场景以及一批国家标准等多个领域,这些新规将对人们的生活和相关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4月的钟声即将敲响,一批与你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规也将陆续登场。让我们一同聚焦这些新规,看看它们将带来哪些改变。
禁止在特定区域安装图像采集设备设施
自4月1日起,《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共计34条,其核心目的在于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的管理,全力维护公共安全,同时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权益。
条例明确规定,严禁在民宿、宿舍、更衣室等能够拍摄、窥视、窃听他人隐私的区域和部位安装图像采集设备设施。对于保存期限届满后已实现处理目的的视频图像信息,应当及时予以删除。并且,在公开传播视频图像信息时,必须严格保护个人、组织的相关信息。
一旦发现违法安装图像采集设备设施,或者非法对外提供、公开传播视频图像信息的行为,将采取没收设备设施、删除视频图像信息、给予罚款处罚等措施。若涉及偷窥、偷拍、窃听他人隐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军事秘密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铁集团推出老年常旅客会员积分优惠措施
从4月1日起,国铁集团在现有的“铁路畅行”常旅客会员服务基础上,为年满60周岁,持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老年常旅客会员,实施更大幅度的积分优惠。这些积分可用于兑换火车票,这一举措将更好地满足老年旅客对美好旅行生活的向往,也为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扩大服务消费注入了新的动力。
《通用机场管理规定》施行
交通运输部印发公布的《通用机场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24年第11号),于4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规定进一步健全了通用机场管理制度体系,对通用机场建设、使用许可及备案、运营等各个阶段的行业管理要求进行了规范。
规定以确保通用机场运行安全为根本前提,以节约投资和降低运行成本为总体思路,并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放管结合、以放为主,能放开的坚决放开,能取消的尽量取消,最大限度为通用机场发展松绑减负;二是分类分级管理,在《通用机场分类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分类分级方式;三是将建设管理和使用许可及运营管理分离。
《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适用场景扩大
《关于〈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4号),自2025年4月1日起生效执行,旨在为中国居民开展跨境经营提供保障和便利。
《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是纳税人在境外使用的证明其中国税收居民身份的重要文件。此次《公告》优化的事项包括:拓展《税收居民证明》适用场景,申请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享受协定待遇或者非享受协定待遇的申请目的,后者覆盖了近年来纳税人在境外遇到的多个场景;实现全流程网上办;调整《税收居民证明》内容;压缩办理时限,如果主管税务机关能够自行判定税收居民身份,办理时限由现行的10个工作日缩短至7个工作日。
一批国家标准自4月1日起实施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数字文化馆资源和技术基本要求》国家标准(GB/T 45148—2024)、《城市公共设施 适老化设施服务要求与评价》(GB/T 45158-2024)、《车联网网络安全异常行为检测机制》(GB/T 45181-2024),自4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25年4月1日起施行的这批新规涵盖了公共安全、交通出行、通用机场管理、税收以及国家标准等多个领域。这些新规的实施既注重保护个人权益,又促进了行业的规范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