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大模型产业现状,指出当下存在大模型开源浪潮和AI Agent产品出圈两大热点,产业端对大模型落地态度转变。重点讲述昇腾与科大讯飞联手为AI落地开辟新路径,分析大模型落地存在的鸿沟及原因,介绍二者针对不同场景推出的一体机解决方案,最后说明大模型处于发展关键阶段,昇腾和科大讯飞等企业有望推动产业革命。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大模型产业呈现出两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级热点。其一,是由DeepSeek引发的大模型开源浪潮,它以工程创新和技术平权的独特方式,极大地加速了AI普惠化的进程,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使用到先进的AI技术。其二,是AI Agent产品的成功出圈,这一突破使得AI从过去被动响应指令的模式,转变为能够主动进行规划和执行任务,甚至可以处理跨场景的复杂任务,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和潜力。
这些热点传递到产业端后,产生了显著的影响。“2025年将是AI Agent元年”这一说法逐渐成为业界的共识,大家对于大模型落地的态度也从最初的“观望”转变为积极行动。同时,这也深刻地影响了产业的竞争逻辑,使得产业进入到技术探索与落地应用并行的发展模式。
在不久前结束的昇腾人工智能伙伴峰会上,一直处于AI产业前沿的昇腾与科大讯飞展开了强强合作。这次合作意义重大,为AI在千行万业的加速落地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01 跨越落地鸿沟,首先要懂大模型
大模型所描绘的产业蓝图极具吸引力,但现实情况是,它与实际业务场景之间仍然存在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根据Gartner、埃森哲、波士顿咨询等权威咨询机构的报告显示,当前仅有25%的AI试点项目能够实现规模化推广,60%的企业在AI项目中面临技术与实际场景需求脱节的问题,60%的中型企业由于算力不足或云服务成本过高,无法支撑模型训练。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大模型的落地应用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落地鸿沟呢?原因似乎有很多。一方面,许多企业对大模型的认识不够全面,甚至存在认识误区,导致难以挖掘出对大模型的实际应用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保密、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需要,企业缺少高质量的行业数据。此外,接入大模型需要对现有的系统进行改造,这增加了实施的复杂性;将大模型融入现有业务流程和系统架构,还涉及大量的开发和测试工作。这些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指向了同一个关键问题: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大模型还是一个陌生的“新物种”。这就为大模型产业中的赋能者们提出了一个基本要求——如果想成为帮助企业跨越鸿沟的“摆渡人”,首先要深入了解大模型。
而昇腾和科大讯飞正是在这方面表现出色的佼佼者。
与其他落地方式相比,大模型一体机提供了一种“开箱即用”的便利选择。使用它,企业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配置和优化硬件环境,也无需深入了解底层的算法和框架细节,同时还不用担心“数据上云”带来的安全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部署周期,降低了落地门槛。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大模型与场景的融合并非简单地部署一套大模型就可以实现,而是需要明确具体场景,并充分利用好数据。但由于企业往往缺少模型选型和场景落地的经验,在大模型实际落地应用中常常会遇到“最后一公里”的障碍。
昇腾和科大讯飞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它们的解题思路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围绕目标场景需求进行创新和产品研发。
在政务办公场景方面,科大讯飞和昇腾合作推出了AI政务办公一体机。该一体机内置了公文写作、政策文件解读、数据分析、中英互译等4种大模型场景应用,目前已经在安徽、湖北等地得到了实际应用。另外,AI政务综窗一体机内置了超过4500个办事项语料、2000个办事相关政策法规,事项推荐准确率高达90%,咨询回答准确率高达95%,大大提升了政务效率。
针对法院的庭审场景,科大讯飞和昇腾联合推出了星火法律笔录精简一体机。该一体机学习了数万书记员的笔录资料,并基于海量法律数据进行模型训练,打造了集智能笔录规整、语义理解、自动校对、重点提取于一体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截至目前,星火法律笔录精简一体机已经在全国100多个法院进行试点,进一步深化了庭审场景的应用。
除了满足单一场景的需求,昇腾和科大讯飞还提供了城市级的综合解决方案。面向城市AI应用的讯飞星火塔式一体机,通过讯飞星火、DeepSeek和Qwen三擎模型驱动,依托行业大模型解决方案,能够满足政务、警务、司法、社工等城市智能应用需求。而集行业模型“资源池”、生态场景“集聚地”、大模型开发“服务站”、产业供需“链接器”于一体的城市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则深入赋能城市产业的发展。
正如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多次在公开场合所说:“无论大模型如何演进,最后一公里的产品体验和应用落地,才是真正的挑战。”从实际结果来看,昇腾和科大讯飞已经找到了有效的解决路径。从云端的大模型服务到打造行业大模型的全套工具链,再到面向不同场景的一体机,大模型正在深入解放生产力,激发每一家企业的想象力。
03 写在最后
杰弗里·摩尔在《跨越鸿沟》一书中,将“技术采用生命周期”的客户群体分为五类,分别是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大众、后期大众和落后者。目前,大模型正处于从早期采用者向早期多数过渡的阶段,也就是所谓的“鸿沟”阶段。相较于模型层的激烈竞争,更重要的博弈在于如何将创新迅速“扩散”到产业中。可以说,创新的扩散比创新本身更为重要。
值得乐观的是,昇腾、科大讯飞等行业领跑者正在各个维度积极开展开放合作,不断验证大模型的落地应用进程,持续向千行百业输出新质生产力。他们有望形成“模型越强、落地越多、用户越广、算力越大”的增长飞轮,从而掀起一股不可逆转的产业革命。
本文围绕大模型产业发展展开,阐述当下两大热点及产业态度转变。分析大模型落地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介绍昇腾和科大讯飞合作推出的多种场景一体机解决方案。指出大模型处于发展关键阶段,昇腾、科大讯飞等企业通过开放合作推动落地应用,有望形成增长飞轮,引领产业革命。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