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中国低空经济的发展展开,介绍了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的颁发情况,以及相关航空器的特点和作用,同时阐述了低空经济迎来的政策利好,还提及了低空经济在物流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前景。
近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与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双双收到了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值得一提的是,这可是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它的出现意义非凡,标志着中国低空飞行正式开启了“载人时代”,为低空经济、城市空中交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那么,这个OC(Operation Certificate)究竟是什么呢?它其实是民航局向运营商颁发的资质证明,代表着企业具备了安全、合规开展商业飞行的能力。如果把低空经济比喻成“造车”,适航三证(TC/PC/AC)解决的是“车能造”的问题,而OC则决定了“车能上路”。OC的存在,就是为了确认载人类航空器符合安全标准和运营要求。那些持有OC的企业,就可以在获得批准的区域内进行商业运营,为消费者提供付费载人运营服务。
上述两家通航公司所运营的亿航EH216 – S,更是有着独特的优势。它是全球首个、中国唯一“三证齐全”(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的载人无人驾驶eVTOL航空器。而且,它已经累计完成了超6万架次的安全飞行,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在城市空中交通、物流运输、观光旅游等多个领域大显身手。取得OC许可证,意味着城市空中交通终于可以正式开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商业化进程了。
不仅如此,低空经济还迎来了政策方面的利好消息。当下,“City Walk”在城市中颇为流行,而未来“City Fly”有望接棒成为新的潮流。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在“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这一部分,提到了多项与低空经济有关的政策措施。人们不禁好奇,未来城市上空的“City Fly”究竟会怎么飞呢?
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要探索在具备安全条件的地区开通低空物流航线、开发低空旅游项目,进一步拓展低空消费场景。专家们认为,发展低空经济对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表示:“一方面,低空经济能够创造更多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撑,特别是在电子商务、救护救援、救灾等领域。近年来,旅游业也与低空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
据中国民航局此前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目前,外卖无人机配送等场景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多地进行试点。业内人士认为,物流领域是低空经济能够较早落地的典型商业化应用场景之一。工信部预计,未来5年内我国无人机数量将突破千万架。
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称:“全国现在已经有超过30个城市有物流无人机在飞行。像深圳这样的城市,每天有5000到10000次的快递外卖飞行。只有当同一个时间点有10万架各种不同的无人机、载人机在空中飞行,才能形成真正的低空经济。”
中国低空经济的两大重要进展。一是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的颁发,标志着中国低空飞行进入“载人时代”,相关航空器为城市空中交通商业化奠定基础;二是低空经济迎来政策利好,有望拓展消费场景,在物流等领域也有较好的发展现状和广阔前景,未来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值得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9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