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电格芯或携手,晶圆代工市场将掀风暴?

本文围绕联华电子(联电)与格芯可能合并的消息展开,介绍了传言的由来、合并计划的目的、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合并后的影响、技术与产能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等内容。

最近一段时间,半导体行业里一条重磅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那就是关于联华电子(以下简称“联电”,英文简称为UMC)和格芯(GlobalFoundries)可能进行合并的传闻甚嚣尘上。据台媒《经济日报》援引《日经亚洲》的相关报道,市场上已经有风声传出,这两家在成熟制程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大厂正在探索合并的可能性。

面对这样的传言,联电官方采取了相对谨慎的态度。联电方面表示对此传言不予置评,并且特别强调目前并没有任何合并案正在推进当中。然而,《日经亚洲》却给出了不同的说法,该媒体指出格芯一直在与联电就潜在的合并事宜进行接触。实际上,早在两年之前,这两家公司就曾经探讨过合作的可能性,只是当时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此次合并传言再次兴起,无疑给半导体业界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

据了解,这一合并计划背后有着明确的目标。其主要目的是创建一家经济规模更为庞大的晶圆代工企业,以此来确保美国成熟制程芯片的供应安全。同时,合并后的企业还打算在美国大力投资研发,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所提供的数据,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晶圆代工市场中,联电占据了5.5%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四;格芯的市场份额为4.7%,排在第五。

倘若这两家公司最终能够成功合并,那么其整体季度营收将达到37亿美元(按照当前汇率计算,约合268.97亿元人民币),市场份额之和也将突破10%的大关。这一成绩将使它们超越三星电子,成为仅次于台积电的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业者。在纯成熟制程企业这个细分领域里,合并后的联电 – 格芯联合体无疑将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联电与格芯在制程工艺方面存在着诸多互补之处。一旦合并成功,双方将整合各自的优势技术,形成一个涵盖标准成熟制程、先进FD – SOI、特色工艺、先进封装以及硅光子等多个领域的庞大技术组合。这将极大地提升合并后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联电格芯或携手,晶圆代工市场将掀风暴?

在产能方面,联电与格芯的生产布局十分广泛,它们的生产足迹遍布美、亚、欧三大洲。这样的布局将为合并后的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生产基地和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然而,这笔可能的合并交易并非一帆风顺,它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各国与地区监管部门的反垄断审查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障碍。在当前芯片产能愈发重要的背景下,这一审查过程无疑将充满困难。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格芯自身拥有12nm FinFET制程技术,而联电则与英特尔在该节点上展开了研发合作。因此,拟议中的联合体如何处理与英特尔的协议也成为了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未来,联电与格芯的合并之路究竟将走向何方,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本文围绕联电与格芯可能合并的传言展开,介绍了传言情况、合并计划目的、两家公司市场份额,分析了合并后的优势,包括营收提升、技术互补和产能布局广泛等,同时也指出了面临的反垄断审查和与英特尔协议处理等挑战,最终合并结果仍有待观察。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9678.html

(0)
IsaiahIsaiah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