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无证据指责中国,欧却悄然吸纳美被裁人员,美新政府解雇员工,美媒却拿中国“背锅”?

本文聚焦美国新政府上台后解雇联邦员工事件,美媒路透社、美联社无端炒作所谓“中国招募被裁美联邦员工”,但拿不出实质证据,而中国大使馆回应不知情且重视数据隐私安全,同时欧洲国家却在悄然吸纳被裁人员。

自美国新政府上台之后,便发起了一场规模浩大的解雇联邦员工行动。据路透社25日援引的一份法庭文件显示,超过2.5万名试用期员工受到此次行动的影响。这些被解雇员工的去向,引发了美国国内的广泛关注。美国部分媒体开始担忧,这些被解雇的联邦员工可能会被外国对手或者私营公司招募走,其中一些媒体还故意拿中国说事,妄图借此转移矛盾焦点。

路透社在25日发布了所谓的独家报道,声称一个来自中国的神秘企业网络正在试图招募被裁的美国联邦政府员工。路透社表示,这一情况是通过招聘信息以及华盛顿智库“捍卫民主基金会”新兴威胁高级分析师马克斯·莱瑟的调查发现的。莱瑟宣称,那些发布招聘广告的公司,表面上看是咨询或猎头公司,但实际上是一个更广泛、虚假网络的一部分,其“目标是招募前美国政府雇员和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他还声称,这些招聘活动与中国情报行动的惯用手法一致,并且强调“这一活动的重要性在于,该网络试图利用最近因大规模裁员而陷入财务困境的前联邦雇员的弱点”。

路透社还引述了三名情报分析师的话,称这一网络“似乎是”外国相关实体试图从被特朗普和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解雇或强制退休的工作人员中收集情报的典型例子。该报道宣称,一旦联邦雇员被上述网络雇用,可能会被要求分享有关政府运作的敏感信息,或者推荐其他可能成为目标的人。

美媒无证据指责中国,欧却悄然吸纳美被裁人员,美新政府解雇员工,美媒却拿中国“背锅”?

此前,美联社也炒作过类似观点,称大量被解雇的联邦员工可能成为中俄招募的对象,会给美国带来“反间谍挑战”。然而,无论是美联社的报道,还是路透社和莱瑟的所谓研究,都没有提供实质性的证据。路透社在报道中也承认,其无法确定这个网络与中国政府是否有关系,也不清楚目前是否有联邦工作人员被招募。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一位发言人在发给路透社的电子邮件中明确表示,中国对任何所谓参与相关行动的实体都不知情,并着重强调中方一贯尊重数据隐私和安全。

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在2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路透社的报道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试图转移因美国政府解雇联邦雇员而引发的舆论和政治层面的抵制与谴责。该报道把美国国内对自身政府改造不满的声音推到中国身上,这是一种典型的向中国泼脏水的“甩锅”做法。这种操作迎合了美国当前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的政治氛围,但却严重扭曲了事情的真相,再次证明了某些西方媒体是谎言的编织者和扩散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方此前多次用确凿证据曝光美国招募中国公民从事间谍活动的案例。就在去年10月,美国中情局还公然在网络上发布中文版本的招募信息。

实际上,美国的一些欧洲盟友早已将目光瞄准了被解雇的美国联邦雇员以及因资金被削减而打算离开美国的科学家。据美国《纽约时报》25日报道,欧洲的大学已经开始积极招募那些因政府削减成本而失去工作或担忧学术自由受到威胁的研究人员。

报道称,为了应对美国政府的政策,法国艾克斯 – 马赛大学为美国研究人员开设了名为“科学安全场所”的新项目。巴黎一家癌症研究基金会宣布拨款350万欧元,欢迎美国癌症研究人员。巴黎的两所大学还宣布将为受到美国政府政策限制的美国科学家提供职位。本周,法国《世界报》刊登的一份请愿书得到了350多名科学家的签名,他们呼吁欧盟委员会设立7.5亿欧元的紧急基金,以安置在美国工作的数千名研究人员。

李海东表示,被美国政府解雇的雇员中不乏能力出众、经验丰富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利用自身能力和特长谋生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欧洲国家的一些企业和机构选择雇用他们,这本是一件平常之事,不值得大肆炒作,但西方媒体却反复炒作中国叙事,显示出很强的针对性。

本文围绕美国新政府解雇联邦员工事件展开,美媒无端炒作“中国招募被裁员工”,却无实质证据,是“甩锅”中国的行径,而欧洲国家已在吸纳被裁人员,凸显美媒报道的针对性和虚假性。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9679.html

(0)
DermotDermot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