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近期美国大型科技公司股价暴跌以及中国科技巨头崛起展开。分析了“美股七巨头”估值下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导致投资者谨慎的情况,同时阐述了中国科技股因DeepSeek等因素引发全球资金关注,呈现出“东升西落”的投资趋势。
智通财经APP消息显示,在近期的市场抛售浪潮中,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的股价遭遇了暴跌,其估值从不久前的历史最高位大幅回落。然而,众多华尔街交易员认为,这些科技巨头股价整体的下跌趋势还未结束,近期的历史走势和股价回调轨迹有力地支持了他们这一谨慎的预判。
值得注意的是,自DeepSeek横空出世后,中国科技巨头强势崛起,吸引全球资金涌向中国科技巨头和中国股市。那些对美股“七巨头”以及标普500指数持谨慎态度的华尔街交易员,似乎拒绝大规模“逢低买入”美股七巨头,转而拥抱“中国AI投资狂潮”,顺应所谓的“东升西落”之势。
上周,“美股七巨头”(Magnificent Seven)的整体企业估值,以“预期市盈率”衡量,大幅降至去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标普500指数较近期最高点下跌10%,跌入“回调区域”。
不过,目前“美股七巨头”的整体估值与2018年和2022年利润全面承压时的估值低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而且美股市场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还在不断增加。无论是专注于“逢低买入”策略的华尔街专业交易势力,还是散户投资者,似乎都对估值远低于美股“七巨头”、因DeepSeek盈利前景大逆转且获得中国政策强力支持的“中国科技巨头”(如中国科技十雄)越来越感兴趣。这也解释了为何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连跌四周,这暗示着长期践行“逢低买入”策略的庞大买盘势力并未如期出现。
屡试不爽的美股“逢低买入”策略这次似乎失灵了,几个月来最便宜的“七巨头”未能吸引逢低买盘。
Leverage Shares的高级研究分析师维奥莱塔·托多洛娃表示:“虽然我承认现在的估值比去年12月好多了,但我不认为这就是底部。我曾考虑过逢低买入策略,但美股市场仍存在太多不确定性,我觉得七巨头的实际情况在好转之前会进一步恶化。”
根据机构最新的数据追踪,“美股七巨头”(苹果、微软、英伟达、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以及特斯拉)的整体估值目前是未来12个月预期利润的26倍(预期市盈率高达26x)。这意味着这些股票的估值距离2018年和2022年估值低谷期(约为19x预期市盈率)还有较大的下跌空间。
统计数据表明,成分股基本面更强劲、涵盖美国最顶级科技公司的纳斯达克100指数(Nasdaq 100),在17个交易日前创下历史新高点位后,有6个交易日出现反弹,但这些上涨都未能持续,这验证了庞大的逢低买盘并未如期而至,而且一部分买盘势力在获利后选择快速离场,而不是像长期以来的美股逢低买盘阵营那样长期坚定持有。
尽管上周五股价出现大幅反弹,但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周仍累计下跌了2.5%,较2月的历史高点已回落11%。从周跌幅来看,纳指已经连跌四周,其中权重最大的苹果公司录得两年来最大单周跌幅。
这次下跌与一个月前美股市场的极度乐观情景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投资者看好特朗普政府推出的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监管宽松的政策,使得Alphabet、亚马逊、特斯拉等科技巨头股价不断刷新历史高位。然而,随着特朗普及其他内阁官员明确表示,为实现重塑美国经济的长期目标,他们愿意接受美国短期经济困难和股市损失,这些预期彻底破灭。特朗普甚至强调“不能只盯着股市看”,这与他长期以来支持美股创新高的立场完全相反。
重返美国总统宝座开启第二任期的特朗普近期发布的一连串对外加征关税政策,严重打击了美国企业与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推高了消费者通胀预期与经济衰退预期,进而使全球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对美国市场的投资情绪愈发谨慎。自2月特朗普领导的新一届美国政府全面聚焦于对外加征关税政策以来,越来越多的全球资金逃离美股市场。
市场曾热切期待“特朗普看跌期权”能大幅提振今年以来表现疲软的美国股票市场,但特朗普与美国财长贝森特近日并未透露出对美国股市的任何支持与安抚立场,反而强调随着美国经济将摆脱对政府支出的依赖,美国经济可能将不可避免地经历一段“排毒”期。
特朗普本人表示美国经济将有一个“过渡期”,关税将不可避免带来“扰动”,强调关税是为了让美国再次富强以及“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上周,特朗普再次淡化了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因素,预计美国不会陷入衰退。他在白宫表示:“我一点也看不出来会陷入衰退。我认为这个国家将会繁荣起来。”他还补充说:“你不能一直盯着股市,股市会上涨,也会下跌。但是你知道吗,我们必须重建我们的国家。”
作为回应,投资者开始撤出美国风险资产,大举抛售了自2022年10月开始的这一轮美股长期牛市中表现最好的科技巨头股票,以兑现利润,实现获利了结。同时,特朗普政府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尤其是对宏观经济层面施加的巨大压力,让投资者持续观望,而不是像往常那样选择“逢低买入”。
过去十年,投资者从投资经验中总结出:当大型科技股出现回调时选择“逢低买入”,通常会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率。即便在2022年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暴跌超33%的长期低迷走势中,也出现了多个极佳的逢低买入机会,当时被严重低估的股票如Meta Platforms在随后的两年内再创新高。
“中国AI投资狂潮”席卷全球,来自东方的科技巨头们估值低得多。
然而,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全球广泛贸易战引发人们对美国经济“滞胀”乃至陷入深度衰退的担忧,这些逢低买盘以及更广泛的全球投资者对“逢低买入”美股愈发犹豫,他们找到了一个估值具备优势、基本面强劲且在人工智能方面实力与美国不相上下的新投资方向:中国股市。
长期以来,投资界普遍认为美国的科技巨头是全球质量最高的公司,它们拥有市场主导地位、惊人的盈利能力和充足的现金储备。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优势是否已经反映在当前的股价中?而且当前估值相比于2022年历史性的暴跌时期高得多,特别是在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投资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以及估值更具优势且盈利潜力强劲的中国科技巨头今年以来强势崛起的情况下,这种优势是否正面临威胁。
对于中国股市(港股与A股市场)而言,DeepSeek重磅推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超低成本AI大模型”,带动大模型开始深度渗透至中国各行各业,加上阿里巴巴强劲的业绩以及其所展现出的颇具雄心壮志的“人工智能超级蓝图”,已成为全球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资产的前所未有的“牛市催化剂”,而这些投资者本来就对美国科技股不断高企的估值感到担忧。
随着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Seek全面崛起,引领以“极低成本”和不输OpenAI的“高能效”为核心的全新“AI大模型算力范式”,DeepSeek与医疗、金融和教育等各行业,以及与消费电子等应用终端深度融合带来的AI创新产品/服务,有望带动中国半导体、SaaS软件、云计算乃至所有行业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步入新的增长范式,最终推动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股市,尤其是科技股的看涨热情。纵观全球对冲基金今年迄今的投资收益,2025年以来跑赢同行平均水平或基准股指的秘诀似乎只有一个:配置中国科技股。
中国“科技十雄”(Ternific 10),即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和中芯国际,自2月以来在DeepSeek带来的国内AI大模型部署狂潮推动下,市场普遍认为这十大中国巨头将是全球AI热潮的最核心受益群体,推动2月以来的股价表现远超自2023年以来带领美股步入长期牛市的“七巨头”。WisdomTree Asset Management股票策略主管杰夫·韦尼格在2月的一份推文中直言“(美股)七巨头正在给‘中国科技十雄’让位”。
华尔街大行美国银行表示,美国科技股相对于中国科技股而言,估值过高且持有量过大,该行预计,市场将出现从16万亿美元市值的美国“七巨头”到1万亿美元市值的中国“BATX”(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小米)的大规模轮动。
今年以来,包含阿里巴巴、腾讯以及小米等中国科技巨头的恒生科技指数暴涨超30%,而年内跌近5%且陷入回调区域的标普500指数则显得十分疲软。
从指数层面的估值来看,根据LSEG统计数据,即使经历了2月以来的大涨行情,香港恒生指数的12个月期限预期市盈率仅为7x(预期市盈率是衡量股票估值的常用预期指标)。相比之下,即使陷入技术性回调行情,“七巨头”占据高额权重的标普500指数的预期市盈率仍然高达20x。
法兴研报显示,中国科技“七大巨头”的估值溢价已从2021年前的115%降至目前的约55%,仍比过去五年期的平均溢价低约20个百分点。与美国“七巨头”相比,中国科技“七大巨头”存在更大程度的估值折价,目前折价大约45%。法兴援引的中国“七巨头”为腾讯、阿里、小米、比亚迪、中芯国际、京东以及网易。
来自B. Riley Wealth的首席市场策略师阿特·霍根表示:“目前没有人愿意贸然抄底美股‘七巨头’,因为美股市场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这就是我们尚未看到任何持久反弹的原因。”
尽管“美股七巨头”在第四季度业绩普遍超过预期,但华尔街分析师们近期纷纷大幅下调了这些巨头们在2025年的盈利预期,主要原因是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役”将推动成本大幅上行,影响全球市场的利润。据Bloomberg Intelligence预测数据,美股“七巨头”的2025年利润增速预期由1月中旬的24%降至20%附近,而2024年七巨头的整体利润增速高达34%。相比之下,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今年整体的利润预期增速为12%,高于去年的10%。
从“美股七巨头”各自的近期动态来看,情况各不相同。例如,特斯拉一直是个特例,它在七巨头中规模最小、利润率最低,但估值最高,这主要得益于投资者对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的高度关注。尽管过去三个月特斯拉股价已下跌48%,但其估值依旧高达预期利润的82倍。
估值第二高的苹果则较为保守,目前估值为预期利润的29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附近,且苹果基本面前景因中国市场销量大幅下滑以及关税因素导致成本激增而被分析师大幅下调。“七巨头”中估值最低的是Alphabet,大约为18x。即便如此,Alphabet目前的估值也远高于2022年暴跌时的低点。
看涨“美股七巨头”的投资者也有自己的理由。衡量整体走势的“美股七巨头”指数(Bloomberg Mag 7 index)的14日相对强弱指标(RSI,一种衡量动量的技术指标)最近跌破24,为2019年以来的最低点,并远低于通常表明超卖状态的30点。虽然此后反弹到36,但仍远低于代表“超买”的70点。
Leverage Shares的托多洛娃表示,尽管出现抛售潮,但支持大型科技股的基本面理由并未发生显著改变,投资者重返这一领域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她表示:“眼下情况更多地关乎宏观和地缘政治环境,而非这些企业的基本面急剧恶化。未来几个月,我们将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计划以及美国经济增长的情况有更清晰的认识,如果届时市场开始复苏,我认为‘七巨头’将再度跑赢美股大盘。”
本文详细分析了近期美股科技巨头股价暴跌、估值回落以及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导致投资者对“逢低买入”美股七巨头持谨慎态度。与此同时,中国科技巨头因DeepSeek等因素崛起,吸引全球资金关注,呈现出“东升西落”的投资趋势。尽管“美股七巨头”仍有部分投资者看好,但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不容忽视。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