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汉城大学校长李昌远接受专访,高度评价中国科技发展的强劲势能与开放格局,介绍了中关村论坛的情况、中国科技创新的趋势,分享了其对中国科研创新格局的新认识,最后表达了对未来韩中产学研合作的期待。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这个国际盛会上,汉城大学校长李昌远接受了相关专访。在此次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活动中,李昌远亲眼见证了中国创新生态所蕴含的澎湃活力,还亲身体验到了众多前沿科技成果。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强劲势能与开放格局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对未来韩中两国产学研合作充满了期待。
(注:图为李昌远,主办方供图)
李昌远指出,中关村论坛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吸引了世界顶级科学家、商业领袖以及政府代表的积极参与。汉城大学此次有幸受邀展示产学研合作成果,并且还与北京工业大学就联合技术转移展开了深入探讨。他十分赞赏中国对推动全球技术合作的重视,认为像论坛期间举办的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等一系列活动以及平行论坛,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创新生态的开放性。
通过观察,李昌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呈现出三大显著趋势。首先是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中关村论坛积极促进研究与应用的有效对接,让研发成果能够迅速地进入市场。其次是大力投入和支持先进技术发展。在这次论坛中,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半导体和网络安全等未来产业领域的讨论和展示格外引人注目,充分彰显了中国引领全球新兴技术发展的坚定决心。最后是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中国一直致力于加强海内外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众多来自全球名校的代表出席了中关村论坛。李昌远提出的“全球大学技术转移合作网络”也得到了中方的重视,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为促进多边技术交流积极搭建桥梁的努力。
在与中国科研人员和企业代表的交流过程中,李昌远对中国科研创新格局有了全新的认识。他表示:“中国创新生态规模宏大且充满活力,政府部门和协会机构大力支持研究人员开展竞争与合作,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中心和大学科技园积极孵化科技成果,有力地推动了相关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转化。整体的研究环境开放包容。”据李昌远介绍,在论坛期间,汉城大学与多所中国科研机构达成了合作意向。他还提到:“中方合作伙伴乐于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海外人才,这与汉城大学互利发展战略高度契合。”
展望未来,李昌远明确表示,期待能够进一步加强同中国的产学研合作。他希望利用现有的网络增加联合研发项目,推进前沿领域的研究,从而助力两国产业的发展。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筛选有潜力的创业公司,以此促进韩中创业生态的双向交流;扩大人员交流,组织更多的学生和学者交换项目,为韩中两国的合作共赢与创新发展增添动力。
本文围绕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介绍了汉城大学校长李昌远对中国科技发展的高度评价,阐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三大趋势以及他对中国科研创新格局的新认识,最后表达了其对未来韩中产学研合作的期待和相关建议,体现了韩中在科技领域合作的良好前景。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1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