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捐建茶叶初制厂助力云南茶产业发展的相关事宜。包括新厂的工艺优势、此前捐建厂房情况,钟睒睒对云南茶叶的评价以及捐厂的目的和理念等。
近期,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接受了采访。画面中展示的场景,正是农夫山泉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景东县”)投资2000万元建设的茶叶初制厂,如今已建成完工并顺利完成交接。此次交接意义非凡,标志着农夫山泉在助力茶产业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钟睒睒在采访中坚定地表示:“捐赠工厂只是开始,我们要做的不仅是采购茶叶‘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通过标准化生产理念和做法‘授人以渔’。”他希望通过捐建加工厂这一举措,提升工业茶的运营思路和生产能力,进而提升整个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
这座新工厂具有诸多显著优势。通过设备的焕新升级,实现了鲜叶全流程“0落地”的烘青毛茶生产工艺。这一创新工艺大大提高了茶叶质量,让茶叶在生产过程中最大程度减少污染。同时,工厂还采用了118项有机种植标准以及数字化品控体系,使得茶叶黄曲霉素检出率降至百万分之一,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安全、更优质的茶叶产品。此外,利用工业茶的数字化控制温度、时间、压力等关键工艺参数,减少了人为参与,不仅提高了毛茶品质的稳定性,还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自2024年12月起,农夫山泉展现出了强大的行动力和社会责任感。在普洱市景东县、普洱市思茅区、普洱市景谷县、临沧市临翔区、临沧市云县陆续捐建了5座现代化厂房。这些厂房规模可观,单厂日处理鲜叶能力达2万公斤,为当地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钟睒睒谈到云南茶叶时,满是赞誉:“过去一年,我最频繁来的地方就是云南。别的地方茶叶是种出来的,云南的茶叶是长出来的。茶是喜阴植物,云南茶杆上都是青苔,这也说明了当地产茶的品质很高。”然而,他也指出了当地茶产业存在的问题,目前当地茶多是“山头茶”“作坊茶”,每家每户种茶、产茶的标准化程度较弱。他希望通过捐赠打造示范性工厂,并积极参与到茶产地的田间管理、生物防治等环节,让茶农更好地融入产业链条,从而破解“质量高地”“价格洼地”的瓶颈。
在钟睒睒的理念中,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他认为不要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要负起责任,要做长期利他的事。当前看似是在帮扶别人,但长远来看,也是在稳定自身的供应链。
他还透露,公司给茶农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并把选择权交给了茶农。捐建工厂生产的茶叶并非都要卖给农夫山泉,公司将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收购。钟睒睒希望以“价格杠杆”撬动茶农种茶的专注度,激励他们产出更高质量的茶叶。
本文围绕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捐建茶叶初制厂助力云南茶产业展开。介绍了新厂的先进工艺、此前捐建厂房情况,钟睒睒对云南茶叶品质的认可及指出的产业问题,阐述了他捐厂的目的和理念,包括提升产业水平、稳定供应链、帮扶茶农等,体现了企业在社会责任与自身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的积极探索。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1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