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聚焦医药健康,北京创新举措引领行业发展,探秘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北京医药健康产业的崛起之路

本文围绕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展开,聚焦北京医药健康领域。详细介绍了北京为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出台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压缩药品审评和审批时间、实施罕见病药品“白名单”制度等,还阐述了产业规模增长、创新工作机制以及释放开放新活力等方面的情况。

南都讯 记者潘珊菊发自北京。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即将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盛大举办。医药健康作为此次年会重点聚焦的前沿领域之一,人们不禁好奇,北京近年来在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上究竟实施了哪些有力举措呢?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北京出台了促进创新医药发展的“32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在优化审批流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率先达成了“药品补充申请审评时限从200天大幅压缩至60天”“药品临床试验审批从60天压缩至30天”的目标,同时,临床试验的启动用时也压缩了7.7周。此外,还实施了罕见病药品的“白名单”制度,建立了临床急需进口药械的审批绿色通道。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进口货值超过1500亿元,位居全国首位。靳伟还透露:“今年我们还将持续推出新的32条改革举措,进一步推动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聚焦医药健康,北京创新举措引领行业发展,探秘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北京医药健康产业的崛起之路

照片中的人物正是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

南都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北京市高度重视医药健康产业,将其作为创新发展“双发动机”之一,滚动实施3个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这些举措成效显著,2024年产业规模达到了1.06万亿元,同比增长8.7%,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在创新工作机制方面,北京建立了市级医药健康的统筹联席会,由科技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共同牵头。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科技创新与卫健、药监、医保“三医”的高效协同。该机制为创新药械从早期的研发试验到最终的定价入院提供了全流程的优质服务,有力地助力了医药产业研发强、审批快、应用早的良好局面。

在释放开放新活力方面,北京依托“两区”建设和中关村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推出了数据出境绿色通道,建设了创新药械的出海平台。这些举措吸引了一批外资企业加大在京布局,去年辉瑞、默沙东、礼来等8家知名药企在京新设创新主体。如今,北京正逐渐成为吸引全球医药创新资源的“强磁场”。

本文围绕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深入介绍了北京在医药健康领域的发展情况。北京通过出台政策、优化审批流程、建立统筹联席会以及利用政策优势吸引外资等一系列举措,推动了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的增长和创新活力的释放,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有望在全球医药创新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995.html

(0)
SereneSere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