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青海省“算电协同”示范基础性重点工程——青藏高原首张绿色算力网的建成投运。介绍了青海电力装机情况、该算力网的驱动模式、时延体系、区域协同效果、能耗与减碳成果,以及与重点城市的连接情况和网络性能提升等内容。
记者在3月26日晚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了解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青海省“算电协同”示范基础性重点工程——青藏高原首张绿色算力网,日前成功建成并投入运营。
近年来,青海在电力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目前,青海电力总装机已经突破7100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了94.6%,新能源装机占比也高达70%。在2024年,青海更是成为全国首个绿色算电协同试点省,这为绿色算力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青海移动算力工程师在巡检机房。
据悉,该绿色算力网项目以“全光运力 绿色智算”双引擎驱动,构建起了一套独特的四级时延体系,分别是“1毫秒城市圈—5毫秒省域圈—5毫秒区域圈—20毫秒全国圈”。这种先进的时延体系,为“东数西算”工程打造出了一个可复制的低碳样板,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投运的绿色算力网还实现了一项重大突破,首次打通了青海、甘肃、宁夏区域5毫秒算力协同网。该网络依托青海丰富的清洁能源进行供电,在节能减碳方面表现出色。单比特能耗降低了65%,每度电能够实现减碳800克,同时数据传输稳定性和能效比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成功探索出了“清洁能源 + 绿色算网”的协同发展模式。
图为新型算力网络枢纽核心工程系统截图。
此外,青海通过中国移动“九州”算力光网,实现了与北京、上海、南京等14个重点城市的低时延直连。值得一提的是,网络核心器件实现了100%国产化,传输带宽较传统干线提升了4倍,枢纽间时延压降至20毫秒以内,网络容量突破30PB,单链路关键时延降低了20%,大大提升了网络的性能和效率。
青藏高原首张绿色算力网在青海建成投运的消息。介绍了青海电力能源结构优势,阐述了该算力网的驱动模式、时延体系、区域协同、节能减碳成果以及与重点城市的连接和网络性能提升等方面。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青海在“算电协同”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也为全国“东数西算”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低碳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示范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