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万亿新引擎的机遇与挑战 低空经济迅猛发展,多重难题待解

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包括在政策与技术推动下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面临的核心技术受限、基础设施滞后、市场化程度不足等问题,还提出了从顶层设计、技术创新和消费场景等层面协同发力,构建可持续增长生态的发展建议。

不久之前,交通运输部专门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在这次会议当中,明确提出要把低空运输路空协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标准布局,纳入到年度重点任务之中。同时,着重强调了要借助智慧交通建设,来推动低空经济朝着智慧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近些年来,低空经济如同振翅高飞的雄鹰,乘势“起飞”。目前,已经构建起了一个涵盖无人机、通感智融合、低空物流等多种业态的完整产业链。在政策利好和技术进步这双轮驱动之下,低空经济正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全新引擎。据相关预测,今年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我国的低空经济凭借政策的有力支持和技术的不断突破,正逐步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1年出台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国家顶层设计的范畴;202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它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到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将其定位为“新增长引擎”。此外,《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也为低空飞行安全以及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下,低空经济的产业规模呈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2024年,低空经济规模达到了6702.5亿元,相较于2023年增长了32.5%。区域示范效应十分显著,像新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依托自身丰富的空域资源和领先的技术优势,积极探索农林植保、物流配送等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政策还推动了45个城市启动低空基建专项规划,深入推进空域管理改革,为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低空 +”场景的不断创新以及标准化体系的日益完善,这一新兴产业将持续释放增长动能,有力地助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尽管当前低空经济产业正以年均超过30%的增速迅猛发展,但仍然面临着多重制约因素。其一,核心技术被“卡脖子”,高性能轻量化材料、高能量密度航空电池等关键技术和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复杂环境下的智能感知与多机协同技术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其二,基础设施滞后,起降点、充电设施等“硬基建”的数量严重不足,低空智联网、数据安全等“软基建”的标准尚未统一。其三,市场化程度不足,运营服务主要以传统培训为主,消费类场景的占比远远低于美欧60%的水平,多数企业尚未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为了推动低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未来需要从产业政策、企业创新与消费者培育这三个层面协同发力,构建起可持续增长的生态系统。

一方面,要强化顶层设计与资源整合。既要加快推进低空经济专项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和空域管理机制,也要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和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四张网”(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的建设力度,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核心技术的突破。重点攻关eVTOL电池能量密度(目标400Wh/kg)、航空发动机等“卡脖子”领域,推动产学研之间的深度合作,形成“基础研究 + 技术攻关 + 产业化”的完整链条。同时,要培育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和区域特色,鼓励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打造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引导场景创新,激发市场的驱动力。

另一方面,要推动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重点聚焦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政府可以通过专项资金激励企业突破关键技术,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共建实验室,加速eVTOL、无人机等产品的商业化进程。积极拓展“低空 +”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例如头部企业可以探索B端与C端融合的模式,中小企业则可以深耕细分领域,形成优势互补。大力构建产业链协同生态,推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支持链主企业牵头制定行业标准,提升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此外,还要创新消费场景与体验。结合地方的文旅资源,开发低空旅游、私人飞行等大众化项目,提升消费吸引力。推广创新保险产品,利用区块链技术动态挂钩保费与安全绩效,同时提供消费补贴,例如为个人飞行培训、低空旅游体验发放优惠券,扩大用户基数。加强安全科普和监管透明化,建立低空飞行安全认证体系,通过APP实时公开空域状态和飞行数据,同步加强公众科普,提升公众对低空经济的信任度。

本文围绕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展开,阐述了其在政策与技术推动下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面临的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和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的问题。并从顶层设计、技术创新、消费场景等层面提出了构建可持续增长生态的建议,旨在推动低空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628.html

(0)
EdelineEdeli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