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试水AI新闻,彭博及同行们的得与失

本文聚焦于美国金融传媒巨头彭博新闻社今年1月引入的AI新闻摘要功能,介绍其在磨合期出现的问题,同时还列举了其他媒体引入AI技术的情况,包括美国最大报业集团Gannett、《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以及《Foglio AI》等,最后阐述了彭博社总编辑对AI新闻摘要的思考和该社的相关声明。

财联社3月30日消息,对于美国金融传媒领域的巨头彭博新闻社来说,今年1月份新引入的AI新闻摘要功能,目前正处于状况不断的磨合期。

就在本周三,彭博社准确爆料了特朗普即将宣布汽车关税的重要文章。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在这篇文章的上方,其AI摘要却错误地总结出未来更广泛关税行动的实施时间。发现这一问题后,彭博社迅速将该AI摘要移除。据统计,自今年以来,彭博社已经至少对36篇由AI生成的新闻摘要进行过更正。

例如在本月,彭博社就删除了一条声称“特朗普去年对加拿大加征关税”的AI摘要。还有一则更正说明显示,AI“未能区分主动管理和被动管理基金,从而提供了不正确的数据”。

彭博社在今年1月15日正式宣布推出“AI新闻摘要总结”服务。自那之后,在许多彭博新闻的标题下方,都会出现一个格外亮眼提示的文本框,其中展现着三条由“彭博AI”总结的新闻精华内容。

媒体试水AI新闻,彭博及同行们的得与失

(来源:彭博网站)

实际上,彭博社并非是唯一一家尝试引入AI“打工人”的媒体机构。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Gannett也采用了类似的技术,在文章顶部展示人工智能生成的摘要。“世界第二富”贝索斯旗下的《华盛顿邮报》,还推出了名为“询问邮报”的工具,它能够根据发布的文章回答读者的问题。

而在众多媒体引入AI技术所引发的问题中,《洛杉矶时报》本月初推出的“AI评论员”可谓是“一马当先”。据介绍,该功能旨在对评论文章和报道的政治偏见进行评分,并提供反驳论点。但在上线的第二天,这个AI就因为发表了美化种族主义极端组织“3K党”的论述,瞬间引发了轩然大波,相关评论也迅速被撤下。

与此同时,号称“全球首份全AI报纸”的《Foglio AI》于3月18日发布了首刊。不过,目前它只能依靠专门指派的人力来扶持,以避免走向彻底失败的结局。

在本周接受媒体采访时,推出《Foglio AI》的意大利中右翼日报《Il Foglio》主编克劳迪奥·切拉萨无奈承认,使用ChatGPT Pro写的文章远远达不到与人类作者相同的水平。这些文章中存在大量的事实错误、拼写错误,还会编造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而且行文相当平淡,毫无看点。更糟糕的是,AI还会大段抄袭同行的作品。

为了防止这项试验变成一场纯粹的闹剧,切拉萨现在指派了两名员工,专门负责事实核查并剔除虚假信息。不过,《Foglio AI》仍会保留“小错误”和“拙劣的写作”,因为他觉得这能展现“AI的局限性”。

切拉萨还表示,他计划在4月11日试验结束时,向读者披露一系列出错的实例,并邀请他们一起分析人工智能所犯的错误。

“AI的质量取决于人类”

在宣布推出AI摘要之前,彭博社总编辑约翰·麦克列威特发表了一篇文章,详细阐述了他对于AI新闻摘要的思考。

他在文章中写道:“用户喜欢它,因为他们可以快速了解任何报道的内容;而记者们则更为怀疑,他们担心人们只会阅读摘要,而不去看他们精心撰写的文章。”

麦克列威特也承认,人工智能摘要的质量取决于它所基于的报道,而获取这些报道仍然离不开人的作用。

对于AI摘要的现状,彭博新闻社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该机构每天会发布数千篇文章,其中99%的人工智能摘要符合编辑标准。同时,记者对是否发布AI摘要拥有完全的控制权,并且可以删除任何不符合标准的摘要。

声明还补充称,AI摘要的目的是补充新闻报道,而并非取代新闻。

本文围绕媒体引入AI技术展开,以彭博社AI新闻摘要功能在磨合期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介绍了多家媒体应用AI的不同情况及遇到的挑战。各媒体在尝试利用AI提高效率、丰富功能的过程中,暴露出AI在准确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诸多不足。不过,彭博社强调AI摘要只是对新闻报道的补充,且其质量与人类的参与密切相关,这也反映出当前媒体在运用AI时需谨慎权衡其利弊。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254.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