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月三”,福州市晋安区日溪乡举办畲族文化活动,畲族姑娘用美食迎接台湾同胞,台胞品尝美食、观看畲族表演、体验畲医畲药,现场还结成对子、种下“同心榕树”,体现了榕台一家亲,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与情谊融合。
春回大地,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畲族人民以他们独特的方式,精心制作畲餐、欢快唱着畲歌、尽情跳着畲舞,怀着无比热忱的心喜迎四方宾朋。
3月28日,一场以“福聚晋安 凤舞畲乡”为主题的盛会——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暨“三月三”畲族文化活动,在美丽的福州市晋安区日溪乡盛大举办。活动现场,头戴凤凰髻、身着凤凰服的畲族姑娘们宛如灵动的仙子,她们端着乌米饭、清明粿、竹筒虾、粽子、糍粑、青红酒等极具畲乡特色的美食,热情地迎接远道而来的台湾同胞。这一幕,让“榕台一家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了实实在在、可触可感的具象化呈现。
在一座充满历史韵味的畲家百年古民居内,宴客的长桌摆放得整整齐齐。日溪乡日溪村的畲族姑娘蓝福彬忙前忙后,她一边为来自福州市台协会的台商台胞们斟酒添菜,一边热情地介绍着畲乡美食:“乌米饭是用竹筒蒸出来的,那独特的竹筒清香融入到米饭中,口感软糯又带着自然的香气;清明粿是用新鲜的艾草制作的,色泽翠绿,味道清新;还有青红酒,它是用红曲、糯米、水精心酿制而成,有着醇厚的口感,这些可都是我们畲族的一大特色呢。”
台商李振栋是第一次来到畲乡,他品尝着这些美食,不禁感慨道:“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么美丽的畲乡,这里山清水秀,畲乡人民待客十分热情。而且从这些美食中,我还品出了两岸同源的味道。台湾的少数民族部落里也有用竹筒制作的竹筒饭;每逢清明、端午,我们也会用艾草做美食;青红酒的口感就像是台湾客家人酿的米酒,看来真的是榕台一家啊!”
不远处的畲族文化广场上,欢庆“三月三”的畲族表演火热开场。畲歌对唱,歌声悠扬婉转,仿佛在诉说着畲族的历史与故事;畲舞表演,舞者们身姿轻盈,动作优美,展现出畲族人民的活力与热情;畲拳演绎,刚劲有力,尽显畲族人民的勇敢与坚韧;畲药展示,让人们对神秘的畲族医药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些节目轮番登场,“畲韵”十足,让台商李再义看得目不暇接,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当主持人发出邀请:“哪一位观众愿意登台,体验一下畲医畲药?”李再义毫不犹豫地立即响应。
畲医雷月莲是省级非遗“畲药锤板拍打疗法”的代表性传承人。她熟练地在李再义的肩颈处涂抹草药液,然后先用竹板轻轻刮痧,接着拿起药锤有节奏地拍打。不一会儿,李再义就感觉到颈部发热,浑身也轻松了许多。他不禁赞叹道:“真是太奇妙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而骄傲。”
这场温馨的畲乡宴,就像一座无形的桥梁,拉近了畲乡民众与台湾同胞的心。活动现场,五对畲乡乡亲与台商台胞结成对子。他们约定,未来彼此将常来常往,共同促进“畲韵”与“台味”的交流与融合,让两岸的情谊更加深厚。
畲乡乡亲蓝孝木与台胞贾文康就是其中令人瞩目的一对。蓝孝木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寿山石雕刻艺术家,而贾文康就职于福建师范大学通信与信息专业。两人第一次见面就相谈甚欢,仿佛是相识已久的老友。他们当场做出约定:“未来我们可以相互合作,将寿山石雕刻技艺与信息技术、台湾文创结合起来,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在大家的共同见证下,畲乡乡亲与台商台胞一起种下了“同心榕树”。这棵树象征着彼此深厚的友谊,也寓意着两岸同胞共同的美好未来,让彼此的心靠得更近,情谊更加浓厚。
日溪乡共有12个建制村,其中有5个是畲族村,畲族村民达2000多人。日溪乡乡长卓婷婷表示:“这是我们第一次在‘三月三’邀请台商台胞一起欢度。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台商台胞来到畲乡,亲身感受这里的青山绿水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一起融入祖国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2025年“三月三”,福州市晋安区日溪乡举办畲族文化活动,畲族姑娘用美食款待台湾同胞,台胞体验畲乡美食、表演和畲医畲药,现场结成对子、种下“同心榕树”,体现了榕台一家亲,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与情谊融合,日溪乡也希望更多台胞融入祖国大家庭。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9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