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雷锋车队队长常海僧的感人事迹,包括他及时灭火的善举,带领车队开展的一系列公益活动,如免费接送特殊人群、归还失物等,还提到他个人坚持为困难群体捐款捐物、义务送考、宣讲文明出行等行为,展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总有一些温暖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爱与奉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拉萨雷锋车队队长常海僧的故事,感受他以车轮传递的温情和用善举承载的大爱。
2023年11月26日上午8点,这是一个平常又不平凡的时刻。常海僧像往常一样驾车行驶,当来到香嘎大桥桥头时,远远地,他就注意到路边停着一辆车头冒烟的车辆。“师傅你快看,那辆车车头冒烟了!”同行人的提醒让他立刻警觉起来。他没有丝毫的迟疑,迅速且安全地将自己的车停靠在路边,以最快的速度取出车内的灭火器,朝着那辆起火的小轿车飞奔而去。在奔跑的过程中,他的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最佳的灭火策略。到达现场后,他熟练地拔掉保险销,对准火源,用力按下喷头,一下又一下,直到那嚣张的火焰被彻底熄灭。他仔细检查,确认没有复燃的危险后,才默默地转身离去,没有留下一丝张扬。
常海僧与拉萨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缘分。2015年,他来到了这片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土地,次年,他成为了一名出租车司机。而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身份——“拉萨雷锋车队”的第二任队长。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他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爱心使者,带领着全队免费接送老人1268人次,残疾人206人次,在高考这个重要的时刻,他们还爱心送考116人次。同时,他们还捡到并归还了大量失物,其中包括手机116部、重要物品115件、笔记本电脑1台、车钥匙8把以及现金5000余元。那一辆辆出租车,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成为了传递爱心、播洒温暖的“流动驿站”,在城市的道路上穿梭,留下一路的温情。
走进常海僧所在的“学雷锋”志愿服务车队,你会发现每辆车的前方都有一张特别的提示牌。上面清晰地写着:“凡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单独乘坐本车(市区)免费”“残障人士单独乘坐本车(市区)免费”“因公牺牲军、警、烈士家属乘坐本车(市区)免费”。这张小小的提示牌,就像是一张闪闪发光的志愿服务“金名片”,引领着出租车公益的新潮流,让每一位乘客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与善意。
常海僧的善举远不止于此。数年来,他一直坚持为困难家庭、独居老人、患病儿童捐款捐物,每一份捐赠都饱含着他的关怀与希望,为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们送去了温暖的曙光。每年高考期间,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加入义务送考的队伍,为百余名考生保驾护航。他的车就像一艘希望之舟,用爱心为考生们的梦想插上翅膀,助力他们驶向美好的未来。他还积极走进社区、企业、学校,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宣讲文明出行,传递正能量。他就像一颗明亮的星星,成为了拉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
出租车司机,这个看似平凡的职业,在常海僧的眼中却有着特殊的意义。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摆渡人”,连接着无数乘客的起点与终点。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地游客,他总是热情满满地讲解拉萨的风土人情,让每一位乘客都能深入感受到拉萨的热情与美好。他常说:“干我们这一行的,每天接触的乘客来自四面八方,我们就是拉萨的形象窗口。拉萨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有责任、有义务宣传好拉萨。”
拉萨市出租汽车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常海僧的行为赞不绝口:“常师傅的行为让我们整个公司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他不仅是我们公司的优秀驾驶员,更是整个行业的楷模,为拉萨的出租车行业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常海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雷锋精神,无论是灭火的果断善举,还是带领车队开展的公益活动,亦或是个人坚持的各项爱心行动,都展现了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城市的温暖角落,为社会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成为了拉萨出租车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榜样。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9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