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浙江于4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了《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该意见从多方面创新举措,旨在解决企业面临的行政检查突出问题,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改革。
4月1日,在杭州召开了一场意义重大的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主要对《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行解读。浙江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从“清单查”“统筹查”“分类查”“综合查”“亮码查”这五个方面着手,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其核心目标是确保涉企行政检查能够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
4月1日当天,浙江省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新闻发布会在杭州顺利举行。(主办方 供图)
行政执法,是政府实施法律法规、履行法定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一种重要方式。浙江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同时也是浙江省综合执法办主任的戴纪介绍,出台《实施意见》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非常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检查频次过高、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情况。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能够放心地干事创业,安心地谋求发展。
戴纪表示:“为了更好地发挥执法功能,我们提出了‘管住风险、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护航发展’的理念。”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的同时,会通过主动指导、教育、引导等方式,帮助企业防范风险、减轻负担、增添活力,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早在2022年,浙江就成为了“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国家试点。此次《实施意见》是对这项改革的进一步延续和深化,相关举措不仅力度更大,而且针对性更强。例如,浙江在“综合查一次”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多部门“一张表单通查”、跨部门简单事项“委托查”等举措。通过这些举措,严格控制入企检查的频次、时间和人数,确保执法人员进一次门就能查多项事,并且一次到位,最大程度地减轻企业的迎检负担。
在行政检查过程中,对于表现良好的企业,能否实现少查或者不查呢?针对这个问题,浙江会综合考虑企业的风险程度、信用评价等情况,为企业进行画像,进而实施差异化检查。不过,戴纪也补充说道:“当然对于食品药品等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行业,还是会依法依规开展检查,以此确保消除隐患、守住安全底线。”
为了实现涉企行政检查的全程管控,浙江将“亮证执法、亮码检查,无码不查、无码无效”作为执法人员入企检查的标准程序和规范要求。每一个码都对应着一次入企检查,企业通过扫码就可以知道是谁来检查、检查的内容是什么以及检查的结果如何,并且还能够对检查过程进行评价。
据了解,上述这些举措都依托浙江统一的执法监督平台来支撑实施。目前,该平台已经贯通了省市县乡四级,覆盖了42个执法条线,累计生产和归集各类执法数据达到104.3亿条,构建了130余个监督模型,基本实现了行政执法的“一网统管”。
本文围绕浙江出台的《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展开,介绍了其从五方面创新涉企行政检查举措,目的是解决企业面临的行政检查问题,优化营商环境。这些举措是对“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深化,通过多种方式减轻企业负担,实现全程管控,并依托执法监督平台基本达成行政执法“一网统管”。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