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外滩财富与文化论坛的相关情况,包括论坛的举办背景、主题、活动内容,以及金融与文化融合在虹口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还呈现了各位专家在论坛上的观点和建议。
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财富与文化呈现出“合则强、融则更强”的态势。为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融文化论坛品牌,构建跨行业交流的坚实桥梁纽带,3月29日,2025北外滩财富与文化论坛在上海虹口世界会客厅盛大举行。在这次论坛上,一系列跨界融合、绿色转型的重磅项目精彩亮相。
与会的专家们深刻指出,文化为金融的高质量发展以及财富的保值增值精准校准了价值坐标,而金融则为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奏响了“美美与共、双向奔赴”的时代乐章。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徐玉长等领导出席了此次论坛。
金融与文化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交相辉映,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加速度。自2011年首届北外滩财富与文化论坛举办以来,虹口区始终不遗余力地搭建金融界和文化界的高层次交流平台,全力促进两者相互赋能、相互成就。本届论坛以“全球视野下的财富与文化:开放、创新与合作”为主题,吸引了来自金融、文化等领域的约300名知名人士、专家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
这张图片展示的正是2025北外滩财富与文化论坛的现场,现场气氛热烈,嘉宾们积极交流探讨。
过去的一年,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年金融业增加值高达8072.73亿元,同比增长7.9%;全市举办各类营业性演出5.7万场,吸引观众2545万人次,城市文化软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迈向全面提升能级的新阶段,不仅要着重加强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等“硬实力”建设,更要大力提升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软实力”水平。他希望虹口充分发挥“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的辐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思想和道德精髓发扬光大,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增添强大助力。
金融与文化之间奇妙的“化学反应”,正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区域发展的强劲动能。虹口充分借助北外滩金融功能集聚的优势,以金融赋能文化,以文化激活金融,持续推动文化与金融两大产业的互联、互补、互融、互促。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去年虹口主要经济指标加快恢复,金融产业能级不断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其中,虹口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实到外资增长35.8%,增速双双位居全市首位;外商独资金融科技公司东方汇理成功落户,还引进了长江证券资管、鸣石、国联证券等60余家企业,目前已集聚金融资管机构2100余家,并成功入选上海首批“股权投资集聚区”;全区文体娱乐业营收增长37.8%,增速位居中心城区第一,5家单位和个人入选市文化企业“十强十佳十人”,同时打造了海派文化中心、巴金图书馆等多个文化新地标。
上海市虹口区委书记李谦指出:“开放是财富与文化奔腾向前的重要路径,创新是财富与文化推陈出新的核心引擎,合作是财富与文化融合并进的必由之路。”金融创新和文化创新,已成为推动两者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重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虹口始终坚定不移地推动财富与文化融合联动、合作共生,让文化为财富创造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让财富为文化传承创新提供更大的可能。
论坛现场聚焦“开放”“创新”“合作”三大关键词,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举措。沪上金融家北外滩会客厅、财富与文化融合发展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北外滩并购重组生态联盟暨案源推进中心三大项目宣告启动,虹口区碳金融产业政策也对外发布,为这片投资热土再添新活力,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沪上金融家北外滩会客厅旨在打造金融与文化交流的高端平台,依托区域金融集聚优势,汇聚金融界精英,推动金融创新与文化传承。财富与文化融合发展优秀案例征集活动聚焦金融与文化融合创新的实践成果,挖掘金融赋能文化产业、文化提升金融价值的典范,为全国金融文化融合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参考。北外滩并购重组生态联盟暨案源推进中心将建立并购项目发现、撮合和服务机制,组织供需双方对接,为有并购重组需求的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贴心服务,进一步产生衍生拓展效应。
这几张图片记录了三大项目在论坛现场宣告启动的精彩瞬间。
近年来,虹口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向绿而行,向绿而兴。去年以来,虹口聚焦绿色低碳服务新赛道,全力推进绿色低碳服务“一把手”工程,目前已入驻各类绿色低碳企业800余家。当天,在央行上海总部、上海市委金融办的支持下,全市首个碳金融产业政策——《虹口区关于推动碳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外发布,虹口成为上海首个市区合力、协同推动绿色信贷、绿色转型贷款贴息政策落地的区域,北外滩正加快迈向上海绿色金融枢纽核心承载地及碳金融集聚区。
这张图片展示了虹口区碳金融产业政策对外发布的场景。
在主旨演讲环节,来自金融和文化产业界、学术界的专家们围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实现文化价值与财富增长双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等重要议题,立足全球视野,分享前沿洞见,为虹口打造“国际金融会客厅”出谋划策,在浦江北岸碰撞出了智慧的思想火花。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创院理事长、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金融强国战略目标、上海城市功能定位三个视角深入分析了对金融文化与金融体系建设的见解。他认为上海在促进金融和文化深度交融的过程中要实现三个目标,即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在促进中外金融文化交流中发挥带头作用,在整个金融文化体系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为此,他建议可考虑编制金融文化相关指数、夯实金融文化基础、加强金融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好上海在推动中外金融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平台作用。
这张图片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创院理事长、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发言时的场景。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认为,DEEPSEEK的异军突起开启了中国叙事的新局面,反映出中国在科创体制机制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在竞争力上创造了新的奇迹。同时,春节以来,中国资产表现领跑全球,A股计算机、电子等行业涨幅居前,港股也强势上涨,而同期美股头部7家龙头股的股价和市值占比双双下降,说明股权风险溢价在情绪端已经出现“东升西落”的态势。
此图为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发言的画面。
东方汇理资管集团副总裁、首席运营官格刘牧·乐萨奇(Guillaume Lesage)表示,财富管理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全局视野与前沿科技,要综合考虑历史、教育、数学、科技、文化、ESG、地缘政治、金融产品等诸多因素。以历史及金融产品为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前,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被认为是具有多元化且“无风险”的投资产品,然而事实证明MBS的实际风险远高于其宣传的风险。投资者耗费过长时间才重新转向多元化配置,这种情况不应重演。他强调,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新趋势要求财富顾问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素养。
这是东方汇理资管集团副总裁、首席运营官格刘牧·乐萨奇发言的留影。
“只有能被量化的,才能被管理(What gets measured gets managed)”碳核算金融联盟(PCAF)全球董事会主席伊万·弗里什伯格(Ivan Frishberg)引用这一管理学金句来强调碳核算的重要性。PCAF作为全球标准制定者,致力于规范金融活动相关碳排放的测算与披露,目前已有全球82个国家的580余家金融机构加入PCAF。PCAF已发布了融资排放(financed emissions)、促进排放(facilitated emissions)、保险相关排放三项标准,后续还将探索新增库存波动、证券化及结构化产品、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等领域。
该图是碳核算金融联盟全球董事会主席伊万·弗里什伯格发言的场景。
英国知名导演、两届奥斯卡奖获得者柯文思(Malcolm Clarke)表示,在共识稀缺、答案难寻的当下,动荡和不确定性席卷全球。中国渐渐被认为是“房间里的成年人”,是较之于世界动荡的一个平和、稳定的存在,这正是中国在世界舆论场上讲述自己故事的绝佳的机遇。他呼吁用真挚动人的中国叙事,向世界传递包容的同理心和互相理解的价值观,而不是像西方叙事那样去制造怀疑和恐惧。
这是英国知名导演、两届奥斯卡奖获得者柯文思发言时的画面。
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虹口资产管理特色鲜明,资产管理规模超8万亿元,正加快打造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核心承载区。29日下午,本届论坛特别设置了以“信义责任: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三投资’)的文化基石”为主题的资产管理专题论坛。
在专题论坛上,上海资产管理协会会长,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贾飙为活动致辞。现场还举行了“秒懂金融·资管行业践行‘三投资’理念优秀实践系列访谈”专题节目首发仪式,2025资本市场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优秀实践展示活动启动仪式,以及上海资产管理协会资本市场智库(CM Think Tank)成立仪式。
当天,来自银行、证券、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子公司、证券资管、信托、律所、高校等领域的高管和专家学者围绕“三投资”实践、资产管理机构在全球信义框架下的机遇与挑战、基金法修订要点等主题发表演讲。在圆桌论坛环节,各界代表围绕信义义务、信息披露、内部控制、专业能力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
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金融和文化产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新征程上,虹口将坚持开放融通、产城融合,以北外滩开发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文化三地”建设,创新推动区域功能和产业能级提升,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展示窗口,在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详细报道了2025北外滩财富与文化论坛的相关情况,展示了金融与文化融合在虹口区域发展中的显著成效。论坛上一系列项目的启动和政策的发布,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同时,各位专家的观点和建议为金融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未来,虹口将在金融与文化融合的道路上持续前行,为上海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