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华住集团2024年业绩报告,详细剖析了其在轻资产转型过程中遭遇的“阵痛”,国内市场房价与入住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在会员体系建设方面的举措和成果。
3月20日晚间,华住集团(01179.HK)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并举行电话会。集团首席执行官金辉在会上表示:“2024年华住中国轻资产业务收入占比突破50%,海外业务轻资产化也实现了一定的突破。轻资产化帮助华住实现稳定可持续的长期发展,同时带来更强劲、更健康的现金流。”
从业绩数据来看,过去一年华住集团呈现增收不增利的态势。全年实现营收239亿元,同比增长9.2%;但净利润为3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1亿元下滑26.82%。对于净利下滑原因,华住在财报中解释称,同比下降主要归因于外汇亏损、DH的一次性重组成本及2024年的预扣税增加(注:DH为华住集团国际酒店板块)。
拆分国内外业务,华住中国(Legacy – Huazhu)2024年归属集团净利润为36亿元;而华住国际(Legacy – DH)归属集团净亏损为5.32亿元,相较于2023年同期的2.65亿元,亏损规模翻了一倍。
轻资产转型带来的“阵痛”
在酒店业出海的大趋势下,华住集团于2020年1月完成了对德意志酒店集团(DH)的全资收购。2024年2月29日,德意志酒店集团(DH)正式更名为华住国际(H World International)。目前,华住国际经营着施柏阁大观酒店、施柏阁保时捷设计酒店、施柏阁度假酒店、城际酒店、美仑美奂酒店、全季酒店等共计9个品牌。
不过,相比华住中国,华住国际仍偏向重资产投入。财报披露,截至2024年末,华住中国有557家租赁及自有酒店,在超一万家在营酒店中占比仅为5.05%,其余均为轻资产模式的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而华住国际拥有76家租赁酒店,在超一百家在营酒店中占比高达62.30%。
为此,近年来华住集团一直大力推进海外的轻资产转型。2024年华住开展了DH的一次性重组,主要用于关闭低效门店、裁员补偿及品牌整合。当年的三季报显示,DH一次性重组产生的成本为8100万元,该季度也使得华住国际录得净亏损8300万元,而2023年同期净亏损为3700万元。从全年业绩来看,一次性重组已短暂拖累了华住集团2024年的盈利表现,这也是华住在2024年业绩报告中解释净利润下滑的原因之一。
虽然短期承压,但重组后有利于DH在欧洲及亚太地区的轻资产扩张,预计未来运营成本下降及协同效应会逐步显现。华住电话会上还透露,2024年华住宣派了共计5亿美金的现金分红,并且从市场上回购了将近2.7亿美金的股票,这主要得益于公司轻资产化战略带来的强劲且稳定的现金流,未来将继续执行3年不超过20亿美金的股东回报计划。华住管理层在电话会上表示:“我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重组,所有这些努力会在2025年开花结果。”但同时也提到,未来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管理费用和冗余员工的存在,集团可能仍需进行一些重组,并且记录相应的重组成本,但规模不会像2024年那么大。
房价“涨不动”,但入住率逆势提升
经过2023年报复性增长后,2024年国内酒旅市场明显降温,加上酒店行业供给端狂飙式增长,使得酒店行业面临涨不动价的困境,“以价换量”“量涨价跌”成为核心现象。对于华住这样的国内酒店集团巨头来说,面临的局面同样如此。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华住中国日均房价(ADR)为289元,相比2023年的299元下降3.2%;入住率(OCC)逆势增长,由2023年的81.1%提升至2024年的81.2%。
图片来源:华住集团
金辉表示,在2024年开业创历史新高,房量同比增长20%,且大量新开店仍处于爬坡期的情况下,全年出租率依然同比提升了0.2个百分点,达到81.2%,这充分展现了华住在不断夯实客户获取和市占率提升方面的能力。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由入住率乘以日均房价得出,是酒店关键经营指标之一,反映酒店整体及单个房间的收入潜力。整体来看,在量涨价跌的大趋势下,华住中国RevPAR也承压,2024年的数值为235元,同比2023年的242元下滑3%。金辉称,旅游需求的高速增长在某些阶段和地区带动了供给的快速增加,使得短期出现了一些供需不平衡的情况。“我们认为酒店行业是高度市场竞争的行业,供需关系会在一段时间后逐步回归到更加平衡和合理的状态。”
为了稳住并提升市场占有率,2024年华住加速规模化扩张,酒店网络有显著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华住集团实现了2442家历史新高的开店速度,其中2430家开业来自中国。截至2024年底,共有11147家在营酒店、1088218间在营酒店客房。金辉表示:“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持续推进的下沉战略,抓住了中国市场的发展机会和增长空间。”华住方面称,2025年将在有限服务领域加强低线市场和空白市场的渗透,并在精选服务领域不断提升中高端品牌的布局。整体而言,2025年全年,集团预期开设约2300家酒店,并关闭约600家酒店。
华住自成立以来一直以经济型和中端酒店为核心,服务于大众市场。但近年来在消费升级、行业转型的背景下,中高端酒店正成为各家抢夺的下一增长点。2024年,华住在中高端酒店市场已取得一定突破,中高端酒店数量从2023年的645家提升至2024年的873家,同比上涨35%。
推动“去OTA化”,强化会员体系建设
去年9月初,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撰写了一篇名为《培元固本·论会员的重要性》文章发到内部平台。文中提到部分门店过于依赖OTA补客、店长为保出租率让利给OTA等现象,并表达了品牌会员个人客户价值高于OTA客户价值的看法,由此将酒店集团与OTA的利益博弈摆到了明面上。
2024年,华住在强化会员直销、加快会员体系建设方面表现出色。金辉在电话会上表示,华住始终强调会员体系及直销渠道对于公司业务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024年,华住会的会员规模继续增长,截至当年底,华住会的会员数量接近2.7亿。同时,会员高粘性、高活跃度的特征,也对华住取得稳健表现产生了积极影响。2024年四季度,公司中央预定系统贡献的间夜量达到66.4%,同比和环比分别提升了4.1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
商旅的快速发展,也为华住中国稳定的入住率发挥了积极作用。2024年全年,通过企业连预订的间夜数量超过2700万间,同比提升39%;活跃客户数量超过5300个,同比增长49%。金辉称:“展望2025年,我们将以华住会为核心提升销售能力,对华住会会员进行精细化运营,加强会员粘度,并针对不同场景进行精准营销。”
本文围绕华住集团2024年业绩报告展开,详细阐述了其在轻资产转型、国内市场经营以及会员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尽管在轻资产转型过程中遭遇了短期盈利下滑的“阵痛”,国内市场面临房价上涨难的困境,但华住通过加速扩张、加强中高端布局以及强化会员体系建设等举措,展现出应对市场挑战的决心和能力。展望2025年,华住有望在战略实施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