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曝光兰州警方破获的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瘦身咖啡”的案件,包括犯罪嫌疑人的分工、抓捕行动成果以及专家对减肥产品危害的提示。
在当下,不少人都渴望能快速减重,而市场上号称速成减重的“瘦身咖啡”吸引了众多目光。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类“瘦身咖啡”竟然会致病,因为它内含禁售有害成分!
3月24日,央视新闻进行了相关曝光,此次曝光的是兰州警方破获的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
随着办案工作的逐步深入,专案组经过细致梳理,发现了一个分工明确的犯罪网络,涉及扮演“分销商”“店主”“库管”等不同角色的犯罪嫌疑人,多达33人。
具体来看,分销商在整个犯罪链条中扮演着发展下线的角色。他们要求网店店主利用虚假身份注册网店,并且伪造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材料,以此来规避网络平台的监管。
网店店主则负责在网上进行天花乱坠的虚假宣传,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承接消费者的下单业务。
库管的任务是根据店主提供的单号,为消费者包装和寄送有毒咖啡。
而在这个复杂的营销架构顶端,还有3名所谓的“大代理”。他们犹如幕后黑手,全程掌控着货品制作包装、仓储物流集散、网店推广销售、涉案赃款洗转等各个关键环节。为了方便就近发货和逃避警方打击,他们还在甘肃兰州、广东惠州、广西贵港和南宁设置了四个仓库。
今年2月,在全面掌握各类证据材料之后,专案组果断开展集中抓捕行动,将这些嫌疑人全部成功抓获。
与此同时,警方还联合网信部门和相关平台,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他们查封了销售有毒、有害咖啡制品的网店22家,捣毁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咖啡制品的犯罪窝点6处,查获了尚未销售的有毒有害咖啡13万余袋,涉案资金超过1500万元。
据专家介绍,近年来,除了常见的西布曲明,一些所谓的减肥品里还添加了类似酚酞之类的药物。虽然这些药物可能能在短期内让体重减下来,但对身体的损害却是不可估量的。
专家特别提示,管理体重一定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否则很可能欲速则不达,甚至会产生不良后果。
本文围绕兰州警方破获的“瘦身咖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展开,详细介绍了犯罪嫌疑人的分工、抓捕成果以及减肥产品的危害。警示人们在追求减重时要保持理性,选择科学的方式,同时也彰显了警方打击此类犯罪的决心和成效。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