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现状:销量股价双承压,未来之路在何方?,马斯克从政影响几何?特斯拉全球困境凸显

本文聚焦特斯拉在全球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了其股价下跌、全球销量下滑、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以及FSD入华效果欠佳等问题,分析了背后的原因,并探讨了特斯拉未来的发展方向。

自特斯拉CEO马斯克踏入华盛顿政治圈后,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度呈现出复杂的态势。从股价表现来看,与2024年12月488美元/股的价格相比,特斯拉当下的股价已经惨遭腰斩。

除了股价低迷之外,特斯拉全球的销量情况也不容乐观。3月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初步预估,2025年2月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约为3.07万辆,环比大幅下滑约50%。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市场销量下降的背景下,特斯拉旗下的产品却逆势上调了价格。3月18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特斯拉焕新Model 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涨价1万元。要知道,Model Y可是特斯拉最为畅销的车型之一,在过去,它曾是国内众多车企不断对标学习的对象。在2024年9月19日 – 10月13日期间,乐道、极氪、智界、智己、阿维塔、岚图6家车企先后发布新产品,每一款产品都将特斯拉Model Y作为对标目标,这一现象被外界形象地称为“六大门派围剿特斯拉”。

记者了解到,特斯拉焕新Model Y于1月10日开启预售,而后在2月2日在中国市场正式开启交付。在当下竞争异常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焕新Model Y可谓是四面楚歌,强敌环绕。

对于此次涨价行为,汽车分析师万春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斯拉的调价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不管是价格调低还是调高,特斯拉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品牌调性。特斯拉始终坚定不移地专注于自己认定的发展路线,所以这种价格的波动和调整其实不足为奇。对于特斯拉的消费群体而言,如果他们认可特斯拉的技术价值、品牌魅力,甚至包括马斯克的个人魅力,那么即便是价格调整,他们也依然会冲着特斯拉的品牌而去。”

全球销量承压

时间回到美国时间1月20日,唐纳德·特朗普在华盛顿特区正式宣誓就职第47任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特朗普宣布成立“政府效率部”,并任命马斯克执掌该机构。这一消息宣布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热议。此后,马斯克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但与此同时,“Tesla Takedown”(打倒特斯拉)示威潮也在美国逐渐蔓延开来。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接受了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的专访。在采访中,主持人问马斯克:“你的其他生意做得怎么样?”马斯克回答:“很难。”随后,他沉默了几秒,长叹一口气。

万春雷进一步解释道:“在过去一两年里,马斯克介入政府事务,其角色和身份发生了转变,这必然会对特斯拉品牌产生影响。从政可能会引发一些两极分化的观点。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会觉得自己所选择品牌的老板马斯克,已经不再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汽车产品上了。大家都清楚,特斯拉的品牌溢价中原本就包含‘马斯克个人IP’的属性,很多人正是因为马斯克的个人光环才去购买特斯拉产品的。但现在,马斯克的个人光环正在逐渐褪去。”

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2月,瑞典新注册登记机动车中,特斯拉品牌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2%。在法国,今年头两个月新注册登记机动车中,特斯拉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5%。此外,根据德国联邦机动车运输管理局的数据,特斯拉今年2月在德国的销量同比下降了76%,仅为1429辆。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样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万春雷认为,特斯拉当前销量下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本土市场品牌成长十分显著。相比之下,特斯拉在产品更新迭代以及产品力方面,已经跟不上本土品牌的迅猛发展速度。从市场选择的角度来看,中国消费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了更多优质的选择。“像小米SU7、比亚迪的一些中高端车型,还有奇瑞、吉利、小鹏、理想、蔚来等本土品牌的产品,在技术、做工用料、智能驾驶以及综合性能等方面都表现出色,不仅不逊色于特斯拉,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特斯拉。而且,它们在售后服务方面也更具优势。”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斯拉在华销量下滑既反映出国内新能源车企的赶超,也反映出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特斯拉曾以‘鲶鱼’的姿态进入中国市场,在当时,其单一产品线尚可支撑一家独大的局面。但随着比亚迪完成销量反超,以及理想、蔚来、小鹏等新势力与小米等一众新势力的崛起,多元化供给格局已经形成。反观特斯拉,其产品迭代速度与本土化创新未能匹配市场演进的节奏,其竞争优势正在被逐渐稀释。”

在张翔看来,马斯克介入政治事务的行为给特斯拉带来的利弊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正面来看,马斯克的高曝光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特斯拉品牌的推广。但弊端是,马斯克的一些言论会引发争议,一旦把握不好尺度,便会对品牌推广产生负面影响,进而波及产品销量。”

万春雷直言:“股价是资本市场的一种表现,它会对企业的资本积累以及资金运营中的现金流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对企业销量产生很大影响。股市出现波动也是正常现象,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也并非必然呈现正比关系。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产品本身的竞争力在逐渐减弱。当消费者有更好的选择时,肯定会选择更优质的产品。”

FSD入华效果欠佳

2025年被称为中国汽车业普及智驾技术元年,各家车企都在不断展示自己的技术实力,特斯拉也在今年2月向中国市场分批推送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张翔表示:“在特斯拉FSD的入华过程中,中国本土企业的智驾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华为、小鹏等企业的智驾水平已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按照中国的法律政策,所有自动驾驶数据必须存放在国内服务器。特斯拉FSD虽然在北美起步较早,但北美与中国的道路情况差别很大,特斯拉还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收集中国道路数据来训练系统。”

众所周知,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产品可分为3个类别,分别是AP、EAP和FSD。其中,AP是最基础版本,EAP为增强辅助驾驶,这两种产品在中国均可以正常使用。而FSD作为特斯拉最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产品,其主要功能包括领航辅助驾驶(NOA)、自动变道、自动泊车、智能召唤、交通信号识别、(基于导航路线的)城市道路自动转向等。不过,FSD入华之路颇为坎坷。

2月25日,特斯拉中国微信小程序显示,已开始分批次为客户推送2024.45.32.12软件更新。3月17日,特斯拉中国发布消息称,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限时体验活动现已开启。在发布的免责声明中,特斯拉方面表示,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尚为L2组合驾驶辅助,如出现违反交规、碰撞等事故,由此产生的罚单、扣分及赔偿等后果均需由驾驶员承担。

万春雷直言:“特斯拉的FSD功能一直备受国内市场的关注。但在国内开放公测后,其测试结果不尽如人意,尤其与国产头部品牌、主流品牌的智能驾驶相比,差距还很明显。原本特斯拉在智能方面的主打优势之一,如今已经失去了光环。不仅如此,特斯拉引以为傲的电控电机智能技术,在小米、吉利、比亚迪等中高端品牌崛起后,也逐渐失去了优势。在特斯拉依靠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打天下的格局下,它在市场中的选择优势越发受限。”

万春雷还告诉记者:“就目前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而言,如果要将它们真正纳入与国产品牌的竞争范畴,并且按照国产品牌的标准来进行价值评估和定价,它们的市场价值水平大概应该在15万到16万元左右。而超出这个价格的部分,其实都是特斯拉所获得的溢价。”

万春雷称:“在10年前甚至5年前,特斯拉的FSD功能都是非常神秘且令人惊叹的技术。现在中国本土品牌在‘技术平权’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果以科技专长著称的品牌一旦光环褪去,想要再度恢复往昔的优势就非常困难了。”

张翔认为,在当下竞争强敌环伺的市场环境中,特斯拉若想重振市场销量,必须推出新产品。比如Model 3和Model Y要进行升级换代、采用全新平台。“特斯拉还应推出20万元以下的产品,实现细分市场的全面覆盖,稳固市场地位。目前特斯拉在中国的研发力量相较于北美较为薄弱。特斯拉应将部分新能源研发部门迁至中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中国拥有全球最大最全的产业链,本地化研发能帮助特斯拉增强竞争力,从而提振在华市场销量。”

本文全面分析了特斯拉当前面临的困境,包括股价下跌、全球销量下滑、在中国市场竞争力减弱以及FSD入华效果不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马斯克介入政治事务、中国本土品牌崛起、技术竞争加剧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重振市场销量,特斯拉需要在产品升级、价格调整、研发本地化等方面做出积极改变。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673.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