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思萌“教科书式”自救,敲响青少年安全教育警钟

9岁女孩崔思萌在与5岁弟弟遇家中起火时,运用所学消防安全知识成功脱险的故事,同时对其行为进行点评,并强调了青少年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其中应发挥的作用。

张驰

【人物】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9岁女孩,她叫崔思萌。

【故事】近日,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打破了崔思萌家原本平静的生活。当时,家中只有9岁的崔思萌和5岁的弟弟。然而,崔思萌并没有慌乱,她迅速回忆起所学的消防安全知识,第一时间断开了家中电源,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二次灾害。紧接着,她快速地拨打了报警电话,并且清晰、准确地报告了自家的地址信息。随后,她带着弟弟,果断地选择走楼梯,前往安全区域。最终,他们成功脱险。崔思萌的这份果断和勇敢,不仅挽救了自己和弟弟的生命,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火情的进一步蔓延。为了树立良好的榜样,消防救援部门特意为她颁发了“消防安全小英雄”的奖状。

【点评】

火灾发生时,熊熊烈火燃烧着沙发,即便泼上一盆水也无济于事,火势反而越来越凶猛。家中没有成年人,身旁的弟弟吓得号啕大哭。在这样危险的时刻,9岁的小姑娘崔思萌勇敢地站了出来,成了“小当家”。灼人的热浪扑面而来,她心里其实也害怕极了,但她努力“克制自己不要哭,还安慰弟弟不要哭”。很快,她镇定了下来,立即切断电源,并拨打119报警电话求助。在电话中,她的表述简洁、清晰,让救援人员能够迅速了解情况。没过多久,救援人员就抵达了起火现场,及时化解了火情。

当遇到险情时,正确的处置方式能够为救援争取到更多的时间。灾难不仅仅考验当事人的知识储备,更考验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崔思萌在此次火灾中的做法堪称完美,她进行断电处理,阻断了二次灾害的发生;及时报警并准确报告位置,让救援人员能够快速到达;选择走楼梯逃生,避免了电梯故障带来的风险。她的这些做法得到了救援人员的高度赞扬,被称为“教科书式”自救。这是安全教育从知识层面成功转化为正确实践的范例,也为全社会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

安全问题无小事,青少年安全教育必须常抓不懈。当下,全社会对青少年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然而近年来,因溺水、交通事故、火灾等原因造成青少年伤亡的事件仍时有发生。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帮助孩子们提升自救自护能力,这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青少年安全教育方面,学校是重要的阵地。崔思萌能够在危险面前临危不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在学校学到的消防安全知识。前不久的开学季,许多地方都将“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定为安全教育。在上海市普陀区,学生们借助VR眼镜体验真实的火灾场景,从而学习逃生技巧;在广东省多地,消防救援人员手把手地教青少年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工具;在四川省绵阳市,部分学生走进青少年安防体验馆,在趣味互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本领……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也纷纷走进学校,利用新科技、新手段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这种生动、直观、富有趣味性的安全教育方式,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应对突发事故的心理素质和自救能力,避免安全手册成为书架上的“摆设”。

除了学校,青少年安全教育还需要家庭和社会多方联动。家庭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将安全意识融入到家庭教育的全过程中。有关部门和媒体则要创新传播手段,加强在重要时间节点和重点场景的安全教育科普。只有各方形成更大的合力,才能把好“安全闸”。

古人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崔思萌的“教科书式”自救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的“第一响应人”。我们期待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个人都能具备识别安全风险、应对紧急情况的基本素养,共同筑牢平安社会的根基。

本文通过讲述9岁女孩崔思萌在火灾中成功自救的故事,强调了青少年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学校是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也需要家庭和社会多方联动。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让每个人都具备应对安全风险的能力,筑牢平安社会的根基。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4.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3月1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