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产业兼职教师展开,介绍了八部门印发《普通本科高校产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这一背景,阐述了产业兼职教师在产教融合中发挥的纽带作用,分析了当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该政策为产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产教融合指明了方向。
在高校的校园里,存在着这样一群特殊的教师。他们来自不同的企事业单位,却融入了高校教师的队伍之中。凭借着自身丰富的行业经验,他们就像一座桥梁,帮助学生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这群人便是产业兼职教师。
前不久,为了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工程实践、科技创新实现有机结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普通本科高校产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首个聚焦普通本科高校产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而出台的专门文件。
在上海昆秀水产专业合作社,行业导师许翔正在认真地为学生介绍用于播撒饲料、施肥的植保无人机。那专注的神情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们对实际的行业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就提出,要促进高水平高校、优势学科与重点行业和头部企业强强联合,以需求来确定项目,以项目来组建团队,构建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转移为一体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样本。如今,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产业兼职教师这一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整合资源发挥纽带作用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郜春海就是产业兼职教师队伍中的杰出代表。他自2014年起,便在北京交通大学担任产业兼职教师,教授自动控制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至今已经有10余年的时间了。
“我目前采用‘双导师制’的教学方式,与校内正常授课的高校教师共同开展教学工作。”郜春海介绍道。他日常的主要教学任务,是通过选修课、讲座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工业界的发展情况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将工业界的需求和发展痛点巧妙地融入到教学当中,确保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在教学之外,他还会积极参加企业和学校共同组建的科研团队,带领学生一起申请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课题,针对工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在近10年的教学过程中,郜春海参与了多个合作项目。“此前,我曾参与过ATO自动驾驶模型的设计。该模型涉及大量基础理论细节,而且研发周期较长,企业难以独立完成。于是我把这个问题带到高校,交给校内自动控制团队负责,最终成功将模型调整到最优状态,并由企业将其投入实际应用。”郜春海认为,这种模式不仅拓宽了校企合作的路径,同时也弥补了校企双方的不足。
“目前高校的培养模式更侧重于理论教学,许多高校教师对工业界的痛点和问题了解不够。相比之下,企业虽然对业界需求较为了解,但由于要考虑经济效益和其他经营问题,无法在基础理论研究上投入大量精力。而产业兼职教师作为纽带和桥梁,整合了双方资源,让高校的学生和教师都能参与到解决工业界科学问题的过程中。”郜春海说。
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随着产教融合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行业专家加入到高校产业兼职教师的队伍中。然而,在具体的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难点痛点。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聘用产业兼职教师时仍持保守态度,相关工作的推进力度不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缺失相关管理机制。
储朝晖表示,由于产业兼职教师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与普通高校教师相比存在差异,其工作成果无法通过论文、课时等常规标准进行衡量,校方管理部门难以针对这一群体建立统一的评价考核机制。此外,当前产业兼职教师数量较少且流动性较大,这进一步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针对这一问题,郜春海从产业兼职教师的角度给出了另一层面的解读。
“目前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对产业兼职教师岗位的认知都不够全面,产业兼职教师的招聘和培养机制也不够完善。”郜春海表示,由于产业兼职教师岗位设立时间较短,对于人才的专业技能需求不够明晰,因而无法充分发挥出这一群体在教学中的独有优势。
郜春海认为,要解决这一痛点,应以校企双方的需求为导向,进一步细化招聘和管理机制。
“从校方管理层面来看,管理人员在制定相关机制时,应当从‘怎么选人、怎么用人、怎么淘汰’三个方面入手,对产业兼职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明确要求。”郜春海说,“在具体教学层面,产业兼职教师自身也应提高认知,从产业需求出发,明确‘带来什么样的需求、以什么方式传达需求’等问题,并通过教学活动或科研项目来实现这一需求。同时,校企双方也需开展更多培训项目,帮助新晋的产业兼职教师提升整体素质和见识。”
政策出台指明发展方向
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普通本科高校产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对产业兼职教师应承担的教学任务、高校的聘任管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加大了对相关工作的支持力度,为产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产教融合指明了方向。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相较于之前的政策文件,该办法突出了产业兼职教师来源的多样化,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义务,建立了多措并举的支持体系,充分调动产业兼职教师、普通本科高校、企事业单位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加强了产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产业兼职教师相关的体制机制改革已经推进了一些时间,本次出台的《普通本科高校产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在之前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案。”储朝晖表示,在政策落实过程中,校企双方应当注重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提升产业兼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认知和信心。这是确保政策落地的关键。
“在《普通本科高校产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出台之前,各大高校对产业兼职教师聘任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许多尝试和探索,也走了不少弯路。其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对教学需求把握不够精准,造成了一些科研资源的浪费。”郜春海说,此次办法的出台对产业兼职教师的工作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划,能够有效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将资源用在关键之处,高效推进产教融合工程建设。
本文介绍了产业兼职教师在高校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队伍建设存在的管理机制缺失、认知不足等问题。八部门印发的《管理办法》为产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产教融合指明了方向,有望解决现存问题,推动产教融合高效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