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碧桂园服务控股有限公司2024年度全年业绩情况,包括各项业务的收入、管理面积等数据,以及净利润、股东应占利润等财务指标的变化。
据观点网消息,在3月27日这一天,碧桂园服务控股有限公司公布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业绩情况,让我们得以一窥其过去一年的经营成果。
在收入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展现出了一定的发展态势。集团总收入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人民币426.12亿元,增加了约3.2%,达到了约人民币439.93亿元。这一增长背后有着复杂的因素。一方面,集团的物业管理服务、社区增值服务以及「三供一业」业务收入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这三项业务合计收入较2023年同期增长了9.4%(合计经调整收入*较2023年同期增长10.2%)。另一方面,集团主动对信用风险显著上升的客户(也就是「风险客商」)的业务规模进行了压降,这使得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有所下降,同时城市服务及商业运营服务收入也出现了减少的情况,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整体收入的变化。
接下来看看各项业务的具体表现。在物业管理服务方面,年内该业务收入约为人民币259.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约4.9%的同比增长,并且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8.9%,这充分显示出物业管理服务在集团业务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增强。集团的物业管理规模也在稳步扩大,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除「三供一业」业务外,收费管理面积约为10.37亿平方米。此外,「三供一业」业务的物业服务的收费管理面积约为9030万平方米。碧桂园服务管理着共7,895项物业,这些物业广泛分布在中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甚至还拓展到了海外。重点覆盖区域包括珠三角、长三角、长江中游、京津冀及成渝五大经济发达城市群。其中,位于一二线城市项目的收费管理面积约占40.7%,显示出集团在优质市场的布局。
社区增值服务方面,年内收入约为人民币41.94亿元,较去年同期实现了约11.8%的同比增长,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5%,表明社区增值服务发展势头良好,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非业主增值服务则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年内该业务收入约为人民币7.0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了约54.6%,在集团总收入中的占比也进一步下降至约1.6%,这可能与集团对业务结构的调整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有关。
「三供一业」业务是集团的一个重要业务板块。集团于2018年成立合资公司,开始涉足「三供一业」中的物业管理及供热的分离移交改革领域。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三供一业」业务的物业服务收费管理面积约为9030万平方米。年内,物业管理业务收入约为人民币65.39亿元;供热业务收入约为人民币16.17亿元。并且在这一年里,新签合同项目个数达489个,新签项目合同总金额达人民币20.33亿元,显示出该业务板块仍有一定的发展活力。
城市服务和商业运营服务在年内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城市服务实现收入约为人民币41.6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约14.7%。集团商业运营服务业务分部实现总收入约为人民币6.2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约38.1%,这可能受到市场竞争、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财务指标方面,年内集团的净利润约人民币18.74亿元,相较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人民币5.17亿元,增加了约262.8%,显示出集团盈利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约人民币18.08亿元,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人民币2.92亿元增加了约518.7%。不过,本公司非控制性权益应占利润约人民币6620万元,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人民币2.24亿元下降了约70.5%。公司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人民币30.38亿元,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人民币39.4亿元下降了约22.9%。
总体而言,碧桂园服务2024年度业绩有亮点也有挑战。多项业务收入增长,物业管理服务和社区增值服务表现突出,净利润大幅提升,但部分业务如非业主增值服务、城市服务和商业运营服务出现下滑,核心净利润也有所下降。公司未来需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应对市场变化,以实现更稳定的发展。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