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力!15件民生实事打造高品质生活 重庆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大揭秘,关乎你我生活!

重庆市2025年印发的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展开,详细介绍了涵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公园建设、交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青少年及残疾人关爱、妇女儿童服务、生活服务圈打造等15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近日,一则关乎重庆市民生活的重要消息传来。3月22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政府网站了解到,《重庆市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以下简称为《目标任务》)已正式印发。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详细了解今年重庆的15件重点民生实事都安排了哪些目标任务。

重庆发力!15件民生实事打造高品质生活 重庆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大揭秘,关乎你我生活!

首先是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多达1227个,改造面积达3011万平方米。同时,老旧住宅更新改造和加装电梯将达到4000部,并且要完成电动车充电端口设施建设2万个以上,这将极大改善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条件。

城市微型公园建设也被提上日程。将建设100个口袋公园以及10座体育公园,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中心城区缓堵促畅工作也有详细规划。通过打通断头路、加密主次支路网、建设立体过街设施、改造轨道站场(点)等多种方式,来改善中心城区的交通出行环境。启动160个项目,并且完工投用140个项目,还将对中心城区60处交通堵乱点开展分类治理。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村公路加装护栏工作将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装护栏4000公里,保障农村居民出行安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则要完成50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消除黑臭水域面积5万平方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是重点之一。开展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级培训认证1.5万名以上,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基地80所以上。为200万名以上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学生开展1次心理健康测评,实现开学季、毕业季、考试季等关键节点心理健康关爱措施全覆盖。同时实施“童心相伴”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项目,面向困境、留守和流动等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服务13万人次以上。

残疾人服务也将得到提升。新增残疾人就业2000人,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000户、残疾儿童康复救助1万人次、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2万人,让残疾人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建设“渝好空间”妇女儿童综合服务体,开展24个“渝好空间”项目建设,惠及30万名以上妇女儿童、10万户家庭,为4000名以上妇女提供创业就业帮助,促进妇女儿童的发展。

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出台“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规划导则、建设指南,建成14个宜居宜业、便捷和谐的高品质生活圈,启动50个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试点,建成市级优质商业服务圈30个,建设“渝邻汇”社区综合服务体20个,建成公共文化新空间70个,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城区菜市场也将提档升级。出台重庆市城区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开展城区菜市场专项整治,打造20个“标准化菜市场”,让市民买菜更放心。

改善学校医院周边环境方面,开展“渝城护学”“渝城助医”行动,对全市100所学校、50家医院周边的道路交通、卫生条件、休闲空间等进行整体提升,进一步改善学生上学放学、群众就医感受。

未成年人假期公益托管也有安排。开展“假期公益托管营”行动,以6 – 12岁未成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开设寒、暑假期公益托管点位1000个以上,开办假期公益托管5000期以上,提供托管看护、作业辅导、思想引领、兴趣培育等服务,覆盖未成年人12万人次以上,缓解子女看护难题。

公交出行便捷度也将得到提升。持续拓展公交服务广度、深度,新增及优化调整公交线路不少于60条,新增小巷公交等微循环线路不少于10条,有效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

农村饮水质量也将得到改善。实施165个水源保障工程和25个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提升100万农村人口饮水保障质量。

最后,公众急救能力也将得到提升。开展“关爱生命·救在身边”行动,普及应急救护知识32万人次以上,培训救护师资500名以上,在市内主要公共场所布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救护设备100处以上,培育应急救护志愿者3000人以上。

本文详细介绍了重庆市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的15个方面,涵盖了城市建设、农村发展、社会关爱等多个领域,这些实事的实施将全面提升重庆市民的生活质量,为市民带来更多的福祉和便利。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762.html

(0)
EdelineEdeli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